第I卷 基础知识(40分) 一.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在括号内写出它的字母,最后再将答案填入上表内。(共30分。每小题2分。) 1. 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魁梧(wú) 窘相(jǒng) 蓦地(mò) B. 窥见(kūi) 舆论(yú) 违背(wéi) C. 夭折(yāo) 执拗(niòu) 踹开(chuài) D. 疏浚(jùn) 诧异(chà) 安逸(yì) 2. 按所给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组词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当(dāng) 锐不可当 提(tí) 提防 B. 参(cān) 参天耸立 更(gēng) 更衣 C. 相(xiàng) 穷形尽相 骨(gǔ) 骨气 D. 为(wéi) 为富不仁 喝(hè) 喝采 3. 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 挑拔离间 毫不介意 浑然一体 B. 故弄玄虚 束手无策 暮天席地 C. 徇情枉法 杳无消息 迟疑不决 D. 并行不悖 循序渐近 见异思迁 4. 词语中划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姹紫嫣红(美丽) 慵懒(懒) B. 略输文采(差) 环拱(围绕) C. 惟妙惟肖(相似) 邱壑(坑谷,深沟) D. 触目伤怀(怀念) 丛莽(密生的草) 5. 句中没有反义词的是( ) A. 他咬上了牙, 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B.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C. 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D. 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6. 从句意出发,用"||"划开主、谓语不正确的是( ) A. 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 B. 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C.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D.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7. 分句间关系或句意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无名战士)却数了很长时间。 分析:转折关系。突出了无名战士对七根火柴的珍惜。 B.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析:条件关系。充分强调出苏州园林给游览者的感觉是"如在图画中",称赞设计者和匠师们设计精巧、技艺高超。 C. 这种桥(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分析:递进关系。平列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两个特点。 D.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分析:假设关系。指出假定美的标准只是"婆娑"、"旁逸斜出",白杨树就不算树中的好女子。 8. 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1)尽管三环路、机场路、京顺路三路在这里交会,(2)但它(三元桥)却没有偏重往立体发展,(3)而是向宽广铺开…… A. (1) | (2) || (3) B. (1) | (2) || (3) 转折 转折 转折 并列 C. (1) || (2) | (3) D. (1) || (2) | (3) 转折 选择 转折 并列 9. 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 天空中飞扬的尘沙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10. 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盖/大苏泛赤壁云 D. 一狼洞/其中 11. 划线字注音正确的是( ) A. 诲(huǐ)人不倦 B. 惟吾德馨(xīn) C.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D. 此中人语(yǔ)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子。 B.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跑。 C. 瞬息可就 就:靠近。 D. 杂然相许 许:赞同。 13. 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盈我竭,故克之。 B.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死者相藉也。 C.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弈者胜,射者中,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D.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4. 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B.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不觉得它是树? D.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和平而安静的夜。 15. 作家、作品、出处不正确的是( ) 作家 作品 出处 A. 王维 《渭城曲》 《王右丞集》 B. 吴敬梓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 C. 鲁迅 《孔乙己》 《呐喊》 D. 赵树理 《老杨同志》 《暴风骤雨》 二. 按要求完成16-19题。(10分) 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两题。(3分) 昨天,在小明的劝说下,爸爸决定戒烟。今天晚饭后,爸爸又习惯地点燃了一支香烟…… 小明应该怎么说?选择恰当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并在横线上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A. 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吸烟。 B. 爸爸,您不能屡教不改,自食其言! C. 爸爸,别抽了!人家受得了吗? D. 爸爸,"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请您三思…… 答: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择这一答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把下面的一个较长的句子改写为两个句子,要求不改变句意,每句话只有一个中心点,字数可适当增减,使语意表达更简明、清晰。 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刚刚浮起的明亮而柔和的太阳,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 阅读下列文字,在空格中续写两句话,为这段话做总结。(2分) 话剧以对话为主,语言比较接近生活;歌剧的人物语言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现;传统戏曲的语言以歌唱和说白并重,讲究押韵,多用文言。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读下面的信,完成文后问题:(3分) 王红同志: (1) 您好! 我因疏忽大意,丢失了公司支票。您拾到后及时送还,使我公司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和公司职员很高兴。我代表公司并以我个人名义,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您高尚的 (2) (3)共产主义风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希望您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4) 此致 (5) 敬礼 (6) ×公司张丰 (7) ××年×月×日 (8) (1)应删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画线处的序号) (2)格式不正确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写画线处的序号) (3)语言使用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写画线处的序号) 第II卷 阅读(共50分 24小题) 三. 阅读记叙文,完成20-27题。 自然之道 一天傍晚,在加拉巴哥群岛最南端的海岛上,我和7位旅行者由一位当地的年轻人做向导,沿着白色的沙滩前进。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太平洋绿色海龟孵卵的巢穴。 小海龟孵出后可长至330磅。它们大多在四五月份时出世,然后拚命的爬向大海,否则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黄昏时,如果年幼的海龟们准备逃走,就会先有一只小海龟钻出沙面来,作一番侦察,试探一下如果它的兄弟姐妹们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我恰好碰到一个很大的、碗形的巢穴。一只小海龟正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约有半英寸。当我的伙伴们聚过来时,我们听到身后的灌木丛中发出了瑟瑟的声响,只见一只反舌鸟飞了过来。 "别做声,注意看。"当那只反舌鸟移近小海龟的脑袋时,我们那位年轻的向导提醒说,"它马上就要进攻了。" 反舌鸟一步一步的走近巢穴的开口处,开始用嘴啄那小海龟的脑袋,企图把它拖到沙滩上面来。 伙伴们一个个紧张得连呼吸声都加重了。"你们干吗无动于衷?"一个人喊道。 向导用手压住自己的嘴唇,说:"这是自然之道。" "我不能坐在这儿看着这种事情发生。"一位和善的洛杉矶人提出了抗议。 "你为什么不听他的?"我替那位向导辩护道,"我们不应该干预它们。" "既然你们不干,那就看我的吧!"另一个人打算去帮助小海龟。 我们的_____ 那只反舌鸟给惊跑了。那位向导极不情愿的把小海龟从洞中拉了出来,帮助它向大海爬去。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切使我们每个人都______了。不单单是那只获救的小海龟急急忙忙的奔向安全的大海,无数的幼龟由于收到一种错误的安全信号,都从巢穴中涌了出来,涉水向那高高的潮头奔去。 我们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愚蠢透了。小海龟们不仅由于错误的信号而大量的涌出洞穴,而且它们这种疯狂的冲刺为时过早。黄昏时仍有余光,因此,它们无法躲避空中那些急不可耐的捕食者。 刹那间,空中就布满了惊喜万分的军舰鸟、海鹅和海鸥。一对秃鹰瞪大着眼睛降落在海滩上。越来越多的反舌鸟急切地追逐着它们那在海滩上拚命涉水爬行的"晚餐"。 "噢,上帝!"我听到身后一个人______的叫道,"我们都干了些什么!" 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的进行着。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抓起一顶垒球帽,把小海龟装在帽子里,费力的走进海水里,将小海龟放掉,然后拚命地挥动手中的帽子,驱赶那一群接一群的海鸟。 屠杀过后,空中满是刽子手们饱餐后的庆贺声。那两只秃鹰静静的立在海滩上,希望能再逮住一只落伍的小海龟来作食物。此时所能看到的只是潮水冲击着的空荡荡的白色沙滩。 大家垂头丧气的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__________了。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 (选自《读者》有改动 作者:迈克尔·布卢门撒尔 译者:费希) 20. 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2分)( ) A. 惊呆 B. 沉默 C. 争吵 D. 懊悔 21. 小海龟为什么"把它的灰脑袋伸出沙面"?用括号在文中画出对这一现象作出完整解释的一句话。(1分) 22. 作者在描写"年轻的向导为了弥补这违背自己初衷的恶果"时,恰当的使用了六个表示动作的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请用8个字作答) (3分) 23. 文中所指"空中的捕食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种鸟。(2分) 24. 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拚命"的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括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分)( ) A. 小海龟生活在海里,出世后必然回归大海。 B. 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 小海龟不拚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 小海龟为了在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25. 文中"对小海龟的屠杀正在紧张的进行着"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答: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文中划线词语"费力"、"拚命"用得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阅读本文最后一句话:"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这些人"沉思"的是什么?(1分)根据文章中心,选择理解最准确、深刻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如果我们不惊跑那只反舌鸟,就不会发生这样悲惨的事情了,是我们杀害了这些可爱的小海龟。 B. 这位向导把小海龟从洞中拉出来,实际上是帮助海鸟把更多的小海龟引出巢穴,导致了这场悲剧。 C. 做事情要三思而行,鲁莽相助,往往适得其反。 D. 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背它,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 阅读说明文,完成28-33题。(11分) (1)蜜蜂群居于蜂箱或树洞中,空间狭小、阴暗,数万只蜜蜂________在一起,蜂窝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都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但在蜂窝内储存的花粉、蜂蜜等食物都不会腐败变质。(2)这是什么原因呢?(3)科学家发现,原来在蜂群中_______有一种叫蜂胶的物质。(4)蜂胶对蜂窝内的病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5)它是蜜蜂清洁环境,杀灭病菌,保证蜜蜂健康的良药。(6)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的新生枝芽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蜜蜂混入其上颚腺、蜡腺的分泌物,反复加工而成的胶状物质。(7)由于树胶有较强的粘性,所以采集难度大大超过采集花蜜,通常每群蜂每天只能生产0.2克蜂胶。(8)科学研究得知,蜂胶是一种天然的高级营养品,人服用蜂胶能调节人体分泌系统,分解体内毒素,增强体质,净化血液和促进血液循环。(9)不过,但愿人类不要只顾自己的享受而把蜜蜂的药品夺来吃掉,那样会使蜜蜂遭殃。 (节选自《科学之友》 作者:杨传贤) 28. 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A. 住 B. 挤 C. 也 D. 还 29. 文中第(5)句加" "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1分) 30. 下面是对文中部分内容的概括。阅读全文,选择与其相应的句子,将它(它们)的序号写在括号内。(2.5分) 蜂胶的来源、成分、性状与产量 ( ) 蜂胶在蜂群中的作用 ( ) 蜂胶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 ( ) 31. 文中的第(6)、(7)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择答案,将它(它们)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5分) 第(6)句 ( ) 第(7)句 ( ) A. 下定义 B. 列数字 C. 打比方 D. 举例子 E. 作比较 F. 分类别 32. 本文第(1)至(5)句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2分) ( ) A. 从概括到具体 B. 从结果到原因 C. 从主要到次要 D. 从整体到部分 33. 从文中找出能恰当、准确表达下列语意的词语,分别写在横线上。(2分) 不顾蜜蜂生存,只顾自己享受而把蜂胶强行拿来(吃掉)。 所用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蜜蜂失去蜂胶,将受到病菌、霉菌侵害,造成严重后果。 所用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议论文,完成34-39题。(13分)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争论。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作对自已莫大的帮助。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说过:(2)"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曾说:(3)"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_________,反对的意见未必___________。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不也是有益的吗?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说:(4)"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其实,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听得进任何反对意见,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因为它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34. 根据文意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A. 正确 B. 错误 35. 结合句意解释文中划线词语。(2分) 莫大:__________________ 由衷:__________________ 36.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2分)( ) A.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B. 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不也是有益的吗? C.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如果能听得进任何反对意见,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D. 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作对自己莫大的帮助。 37. 文中有四处画横线的语句,属于引证法的是第________处和第______处。(2分) 38. 文中加" "的"它"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哪一种句式?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分) 答:句式: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文言文,完成40-43题。(10分) (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40. 在这段文字中,诸葛亮回顾了他经历中的一件大事。先帝为什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把大事托嘱给他的?用原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诸葛亮出师北征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2. 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守城一方所具备的取胜条件。(2分) 答:______________ 43. 这段文字以战争胜负为例,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用横线在原文中标出。(2分) 第III卷 作文 七. 作文(60分) 题目:初三生活的苦与乐 要求:1. 选取初三生活中几件典型事件,表现自己的苦与乐。 2. 要有鲜明、进步的主题。 3.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的议论、抒情。 4. 600到800字。 【试题答案】 第I卷 一. 1. D 2. A 3. C 4. D 5. B 6. C 7. C 8. B 9. D 10. D 11. B 12. C 13. D 14. A 15. D 二. 16. D 有礼貌 语气委婉 17. (1)明亮而柔和的太阳刚刚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浮起。 (2)它又躲进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 18. 剧种不同,戏剧语言也不同。 19. (1) (2) (2) (6) (3) (4) 第II卷 三. 20. CADB 21. (黄昏时……跟着出来是否安全。) 22. 抓、装、走、放、挥动、驱赶 23. 反舌鸟、军舰鸟、海鹅、海鸥、秃鹰 24. D 25.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海鸟进攻小海龟时的凶猛残忍,以及小海龟出世不久就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26. "费力"修饰"走","拼命"修饰"挥动",有艰难,竭尽全力之意,形象写出了年轻向导为保护小海龟,弥补恶果所做的最大努力。 27. D 四. 28. BD 29. 蜂胶 30. (6) (7);(4) (5);8 31. A;BE 32. B 33. 夺(来)、遭殃 五. 34. AB 35. 没有比这个再大,极大。 发自内心。 36. D 37. (2) (3) 38. 听得进任何反对意见 39. 疑问句式中反问句,加强肯定语气,表明错误的反对意见对科学研究有益。 六. 40. 知臣谨慎、临崩 41.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2. 地利 43. 天时不如地利 第III卷 七.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