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细腻地绘出了威尼斯美丽的自然风光,描述了威尼斯瑰丽的文化艺术,以工笔描绘著称,以运用口语见长,体现了作者后期散文的特色。 对《威尼斯》一文的教学,职校教师除了对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等作些扼要的介绍外,从“教”的方面来看,最关键的是要突出一个“导”字,通过引导学生研讨巧设文眼、创立情境和进行艺术朗读,以引发学生对文章一睹为快的情感,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一、巧设文眼 教师在备课中,通过对全文中心的梳理,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文眼的句子,并引导学生去思考。 文章的第一句“威尼斯(Venice)是一个别致地方”可以说是此文的文眼。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别致”一词,使学生明白“别致”的含意,理解正是这句话表明了威尼斯的与众不同。全文也是围绕这一文眼展开的。 二、创立情境 此文是作者欧游归来所谈的感受。文中以文眼“别致”和风光“明媚”、方场“华妙庄严”等构成了全文的情境,既描绘了威尼斯自然风光的特色(河中之城和海中之城),又写出了人文特色(文化艺术之城),对威尼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跃然纸上,使情中有景,景中寓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统一。 三、艺术朗读 让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能只满足于发音准确,句读流畅,而要注重教授学生朗读的艺术技巧,即在朗读时要考虑整体结构上表情达意的需要。《威尼斯》一文共九个段落,围绕“文眼”,在朗读时应在每段的第一句或中心句上下功夫,即在读时加重语气,从而体会中心句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 口语的运用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朗读时在这些地方要体会口语的效果,要读得自然轻松,如第一段中“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哪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画线的文字要读出口语的特色,这样给学生的感觉是,不仅了解了威尼斯这个“水上之城”的“别致”,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作者散文的口语化和朴素自然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