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1-10段)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第1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问题: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幼时对荔枝的印象写起?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又有什么作用? 解答:幼时的印象“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并未显出荔枝的特色,与小学老师讲的《荔枝图序》中用比喻说明描述的荔枝鲜果形成对比,问老师,老师也无法说清。这个开头既亲切活泼,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儿时印象与老师讲的文产生的矛盾,自然构成了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下文。 原原本本摘引白居易《荔枝图序》的文句,引出关于荔枝形态的说明,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也为后文作者写与白居易对荔枝有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在后面,作者对《荔枝图序》的描述,时而肯定,时而否定,时而修正,时而补充,使人们对荔枝的认识趋于正确,臻于完整,文情也显得活泼多姿。 第二层是2至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问题:从这一层,如何体会本文说明事物力求准确、科学这一特点? 解答:第2段紧承“壳如红缯”提出异议,指出如“缯”比喻失当的不足之处,然后“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解说,使人获得客观科学、真实可信、明确无误的认识。第3段指出“成熟”时“大多数”荔枝“壳”是“红”的,这一有保留的肯定之后,作者指出还有其它颜色的荔枝,这样的介绍就能使人对该问题有全面的认识了。第4段用诠释法,并使用一些术语说明了果的形状及各部分名称,写得井井有序,体现了科技小品的知识性、科学性。第5段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荔枝的大小与重量的一些情况,使人“心中有数”。特别是对“楠木叶”重量的两种说法,并列不废,表现出作者审慎、不武断的科学态度,不确定的说法,表现了力求准确如实说明事物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层是6至10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由第二层到第三层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向内。问题:这一层所写内容与第1段中《荔枝图序》的引文是什么关系?第8和第10段是否硬塞进本层的?杜牧的诗是否作者为显示自己不但懂生物,也颇知文学、历史而强加进来的? 解答:第6段是对“膜如紫绡”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因观察疏忽而失真,“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应该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第7段对“瓤肉莹白如冰雪”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瓤肉”称谓失宜实际不是肉,而是“膜”发育而成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又对“浆液甘酸如醴酪”作了肯定性的解说。第9段,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荔枝核(种子)的形状、色泽、种类作了扼要说明,这是《荔枝图序》未曾提及的,本文作者从说明的必要考虑特予补足的。这一层里,第8段还介绍了荔枝的贮运,很明显,贮运不属果实的范畴,但贮运主要是解决荔枝肉鲜美而易变质,与果实关系甚密,何况不耐贮运实际上也是荔枝肉的一个特性,所以放在“肉”后一并介绍。此段录引的唐朝杜牧的诗句,则是荔枝果肉容易变质特性的旁证。至于第10段写荔枝的花,从内容上说不属荔枝的果实,但花与果实分不开,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一起介绍。问题:作者介绍荔枝的生态是按怎样的先后顺序进行的?这个顺序为什么是合乎事理的?为什么不按先花后果的生长、成熟顺序说明,而要先说果实后说花?这样的顺序也是合理的吗?为什么? 解答:作者由外壳一直说到内核,亦即由表及里;这是符合人们认识荔枝果先外观后内察的先后顺序的。本文题目是《南州六月荔枝丹》,可见重点是介绍成熟时的荔枝的果实,为了突出介绍的重点,所以先说果、后说花先主后次也是恰当的。何况第1段摘引的《荔枝图序》中的片断也是关于果实部分的内容,因而先果后花也显得行文自然。 问题:第2到第10段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每段的内容非常集中、突出,(且都有包括标明本段内容要点的词语的中心句),然而旁及的有关材料却又非常丰富。看看第3、7、10诸段中除了介绍壳色、“瓤肉”、花期之外,还附带写到哪些有关内容?这样组材有什么好处? 解答:第3段在说到果壳颜色时,连带说到果实的成熟期,这就照应、点清了文题的题意;果实的成熟与果壳的颜色是直接有关的,因而放在一起写,显得自然恰当。第7段写到鲜荔枝“肉”时,顺提一笔荔枝加工后成干的色彩,既与鲜荔枝的肉形成强烈的比照,又回应了第一段写幼年时对荔枝干的印象,使当年的存疑,至此涣然冰释。第10段在说完花期之后又附记一笔:“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这就顺便说到了荔枝的另一项经济价值──副产品荔枝蜜。作者把相关的内容分别插入有关的段落,显得章法严谨而自然,内容丰富而不杂乱。 第二部分(11-14段)主要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从全文看由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 问题:这4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可划分为几层?写作上有何特点? 解答:第11段写荔枝的产地。用“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这样的事实,证明荔枝原产地是我国;用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证明荔枝的栽培在我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第12段介绍“古代讲荔枝的书”。用“陈紫”“宋家香”这些事例证明古书言之不谬。这两段可作为第一层,因为12段介绍讲荔枝的古书,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说明了荔枝原产地在我国,与第11段是一致的。第13段说明荔枝“喜温暖”的习性,“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用汉武帝故事、宋徽宗时移植的事、文征明的诗所写常熟顾氏的事,说明前人因喜爱荔枝想使荔枝北移而收效甚微,均告失败,也表明荔枝的习性很难改变。第14段引用苏轼的一首诗表达发展荔枝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愿望。这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第二层。两段由13段中“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连贯,使内容有了重合,且自然地把文章由写过去转到了写将来。古代荔枝北移以失败告终,今后北移荔枝,可能获得成功;古代能享受荔枝的只有帝王后妃、达官贵人,今天我们大力发展荔枝生产是要造福广大人民,两相比照,体现出本文立意之高远。 问题:这篇文章除了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外,还引用了哪些古诗和文献资料?引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虽然如此旁征博引,却不使人感到庞杂、累赘? 解答:引用是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本文引征的诗文资料极其丰富,而且贯串行文的始终。标题暗引明人的诗句姑且不论,开头段即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不只给人以新颖感觉、收引人入胜之效,且为后文作者写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第一段的这一摘引引出下面关于荔枝形态的说明;后面引用郭明章、邓肃、陈辉的诗句来描绘荔枝成熟时色彩的绚丽和景象的热烈;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的记载来说明荔枝的大小、重量;引徐勃的诗句状写壳内薄膜的色美、质薄;再引《荔枝图序》中的一句来说明荔枝肉的色泽莹白与滋味的鲜美;仍引该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性,并引杜牧一首绝句来佐证;在说到荔枝在我国栽培历史的悠久时,又援引了宋代蔡襄、清代陈鼎的有关专著;在说到荔枝的产地北限时,又引述了汉武帝迁怒养护人、宋徽宗移植福建荔枝于宣和殿、宋徽宗写诗吹嘘此事、明代文征明写诗赞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四条资料和几句诗来说明荔枝“性喜温暖”、“不宜”北移的特性;最后,在展望现代化的荔枝生产的前景时,又引用苏轼的名句作衬,且古今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由于作者在引用时避免了大段抄录,而是或摘句、或意引、或分段截取引用等,就使得丰富的资料与科学的说明结合得妥贴、恰当,而且笔法灵活多变,不使人有呆板、冗长之感,而能获取更具体的知识了。 作者引用如此众多的资料,不仅为了充实内容、增添文采,也是为了纠正历来有关荔枝的记载中不实的或误传的成分,是出于科学性的考虑,是说明的需要,而不是无端炫耀知识的广博。同时,作者这么写也是与本文科学小品的体裁相一致的。 问题:除引用外,本文还使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实例等多种说明方法,这三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解答:打比方可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列数字使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20多克”;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C到5°C,可贮藏三十天左右”;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举实例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为了说明荔枝肉质易变、不耐贮运,用了唐明皇为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为证明我国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事实除上述来自史籍的外,还有来自现实、来自调查材料、来自科研成果的,都体现了作者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