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陋室铭》教案4

时间:2004-12-21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gaoli  访问: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当堂背诵全文。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欢借物来抒情言志,例如他们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纯洁坚定的品格和高雅的情趣,借竹来写出自己坚贞节操,借莲来表现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篇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陋室铭》,它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 析题

(1)题目可知写作内容(陋室)

(2)教师介绍“铭”这种文体

三 采用多种方法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至少六遍)。

教师范读

学生自读

全班朗读

四 疏通文意 理解内容 背诵课文 把握主旨

(一)找出描写陋室的句子。

根据注释粗译此处内容。

此处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朗读背诵此处内容。

(二)依据描写陋室的句子划分层次。

明确  第一层从开头到“惟吾德馨”。

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

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三)分析第一层

(1)开头两句话什么意思?它们与陋室铭有什么关系?

(类比  突出惟吾德馨)

(2)朗读背诵第一层

(四) 分析第三层

(1)写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的目的(以古代名庐与自己的陋室类比)

(2)“何陋之有”意为——点明陋室不陋。

(3) 朗读背诵第三层

(五) 教师小结 点出写法

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陋室表明自己的“德馨”,即:托物言志。

(背诵全文,在背诵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

五 拓展迁移 联系实际 发表看法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六 教师总结:对于作者表现的人生态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 回顾所学,熟背课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