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邓稼先》课文点析16

时间:2004-12-18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anddgjc  访问: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

问:邓稼先的学生时代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渡过的。为了求学他也曾屡遇困境。作者为什么在第二部分中对这方面的内容只字未提?

答: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两弹元勋”。作者围绕邓稼先为民族核武器事业做出贡献这一中心选取有关材料组织内容的。在邓稼先64年的人生旅途中,当然是他在1958年受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之后的28年间的经历最能表现这一中心。作者很好地处理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无关的一字一句也不要,紧密围绕中心的详写,反之略写。

问:文中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和研究的第一线”。从第二部分看,作者是如何围绕“始终”二字展开叙述的?

答:中国的“两弹”事业始于1958年,邓稼先是第一批投入此项秘密工作中的一位。28年后,直到他去世前的四个月,他还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篇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作者列举的几个时间不光在共和国“两弹”事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邓稼先的一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随着“两弹”事业的发展,邓稼先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他仍然坚持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以最后作者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概括了邓稼先的一生。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问:给杨振宁造成“极大感情振荡”的原因是什么?

答:给杨振宁造成“极大感情震荡”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杨振宁没有想到邓稼先会对这么一件小事那么重视。邓稼先的工作日程应该是排得满满的,他本可以把谣言的事放在一边或让别人去查找证据,但邓稼先没有这样,他亲自找到周总理。待得到证实后,他从北京发信至上海,让杨振宁在回美前夕得到确切的答案。另一方面,杨振宁虽久居海外,但赤子之心犹存。因此,当他看到邓稼先的所作所为时,他为自己有这样的挚友而激动,更为中国有这样的好儿子而感到骄傲。这两种感情已经合二为一,彼此交融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