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跳出教材教语文

时间:2004-07-25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一把手  访问:

教材,我们通常所指的是课本。新课程提倡课本以外的教材。究竟哪种教材好?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恐怕埋怨教材编得不好的专家学者们,也难以拿出一套最佳的方案来编好的教材。在“教改”过程中教师教学要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每位教师根据当地实际、学生状况主动去编改。课堂上随机自编、自改。只要是切合学生实际,为每个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我们都可以去开发利用,为语文教学服务。

教材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小学语文教学法》(1995年版)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惟一的凭借”。而语文教学质量不高与多年来多数教师把语文教材当做惟一的凭借是相关的。他们认为这几册教材是学生一切语文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惟一宝库”,“大语文教育观”、“多元化教材观”一直无法渗透于全体语文教师的头脑之中,多数语文教师不能“跳出语文教语文”,多数教师把“教参”的说明、要求当做金科玉律,如讲读课文要三学时,阅读课文要两学时等等。

实质上在教学中有的不需要三学时,有的又三学时不够,但许多教师不去更改按部就班,怎能不费时、低效﹖一学期单教一册书,学生语文能力能形成吗?许多学生得100分,有含金量吗?有教师思索过这些问题吗?所以说许多教师在缺乏创造革新的精神下教单一的一册书,缺乏效率意识。学生更难以涉猎社会“大语文”素材,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低下。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跳出教材教语文,将教材从单一跳到多元,跳到属于每位学生的多元,学生才会拥有一个真正创造的世界。

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

“跳出教材教语文”最主要的一点是改变陈旧教法中老师说了算,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教师不把全体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着想,忽视“个性”化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教师可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这个方法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让学生有主动思维,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学习语文。

每位语文教师反思一下,每学期把课文教完了,学生学完了,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不高呢?原因是学生是被老师牵着被动地学习语文,不是自己主动参与,学生兴趣得不到培养,创造潜能得不到激发。陈旧的老模式几十年不变的教法把学生教得“枯燥乏味”、“负担沉重”,阻碍了“人的发展”。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去北京参观,第一次坐在车上游,第二次步行游,让他说两次对北京的印象,两次印象肯定不一样,第二次要比第一次详细,感受要多得多,原因是什么,第二次是自己步行看的。这个道理迁移到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不是一样吗?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才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为什么喊了多年的“减负”没有减?实质上,许多教师未思索过减负的策略,不管新闻媒体如何叫喊,教师听之任之,仍然我行我素!我要的是“葫芦”,“治虫”不是我的目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早告诉过我们:要减学生的负担,就要让学生去阅读东西,比要记下的多两倍甚至是四、五倍。减轻脑力劳力,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从沉睡中醒来成为学生的挚友。

语文教学要走合作教学之路

“跳出教材教语文”需要走合作教学之路。语文教学是“接力工程”,一个人抓语文教学那真是“天方夜谭”。语文教学质量不只是“你、我、他”某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大业。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这种现象:一个班从小学到高三有多个不相关语文教师任课,其结果往往是二年级抱怨一年级未教好,六年级抱怨五年级没教好,初中抱怨小学,高中抱怨初中,相互抱怨,当然难以形成合力。年级组里语文教师各行其是,各搞各的,很少坐在一起共商语文教学大业。优秀语文教师对一般语文教师设有明显的指导和带动作用。小学搞素质教育,初中搞应试教育等,各打各的鼓。“优化课堂教学”,“全程育人”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求全体语文教师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去,认真钻研、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摸索总结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材”、“教法”、“学法”,走合作之路,这样,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