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

时间:2005-01-27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gsw5619  访问: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一、(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拘泥(nì)    标识(zhì)    暴殄(tiǎn)天物
B.匹(pǐ)配    戏谑(xüè)     风光旖(qí)旎
C.参与(yǔ)    弹劾(hé)     审时度(duó)势
D.倾轧(yà)    缜(zhēn)密     杞(qǐ)人忧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贫乏    秉性    可歌可泣
B.琐屑    狭隘    陈词乱调
C.闪烁    枯躁    黑魆魆的
D.遗憾    神彩    语竭词穷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光的速度很快,它在空间等真空的速度为每秒186300英里(299800公里每秒)。
B.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为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二是有弯曲褶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
C.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
D.就某一狭隘的意义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何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提供取树皮里的昆虫,仅仅归因为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献
②老师    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一家人都很感动
③这家企业的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④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的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   看了一阵
A.关于  对于   不止    又  B.关于  对    不只   又
C.关于  对     不只  再    D.对    对   不止   再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C.你这部小说已经很完善了,我要是再作补充,就狗尾续貂了。
D.小王当班长的消息公布后,他的好友激动不已,弹冠相庆。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1995年高考题)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
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
A.像行云流水,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如烟似雾
B.如烟似雾,像行云流水,时动时静,摇曳不定
C.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时动时静,像行云流水
D.像行云流水,时动时静,摇曳不定,如烟似雾
8.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1995年高考题)
二、(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4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 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 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 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 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1995年高考题)

9.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10.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也相同
C.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相同
D.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也不同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    奉洒扫:指从事家务。
B.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  先君: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C.汝自童子承袭茅土。      承袭茅土:指承袭公候的爵位。
D.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夜分:指夜尽时分。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                                                      【  】
①吾非怒妆,乃愧汝家耳。      ②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④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⑤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⑥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母感慨善果是个年幼的孤儿,自己又是寡妇,有慈无威,未能教他懂得礼训,教导他不要心缘骄乐,堕于公政。
B.郑母希望善果应该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问私事,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做一位无愧于家国的忠勤之士。
C.郑母鼓励善果处理政事应该剖断合理,同时又劝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
D.郑母认为善果自小袭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却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三、(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
  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 到了37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 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 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1995年高考题)
14.文中的"三次和两次"是指                            【  】
A.向宇宙中的37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
B.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
C.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D.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
15."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16.两位学者说,37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  】
①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
②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③每次探寻的时间约为200-400天
④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⑤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
A.①③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17.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
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
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

第Ⅱ卷(共66分)

四、(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①香港,一个身世十分朦胧的城市。
②身世朦胧,大概来自一股历史悲情。回避,是忘忆悲情的良方。香港,没有时间回头关注过去的身世,她只是努力朝前方,紧紧追随着大流适应急剧的新陈代谢,这是她的生命节奏。好些老香港,离开这都市一段短时间,再回来,往往会站在原来熟悉的街头无所适从,有时还得像个异乡人一般向人问路,因为还算不上旧的楼房已被拆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及高架天桥全现在眼前,一切景物变得如此陌生新鲜。
③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以便向远方的友人介绍,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也许是她的多变,也许是每当想起她,我就会陷入了浓烈的感情魔网中……爱恨很不分明。只要提起我童年生命背景的湾仔,就可说明这种爱恨交缠的境况。
④说湾仔是一个与海争地的旧区,并不过分,因它大部分土地都是从海夺过来的,老街坊站在轩尼诗道上,就会咀嚼着沧海桑田的滋味。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给人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是更高更遮天的大厦。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伧得叫人凄酸。有时,我宁愿它也赶快被拆掉,可是,又会庆幸它的存在,正好牵系着我的童年回忆。洛克道、谢非道,曾经是有名的烟花之地,自从那苏绍黄故事出现之后,湾仔这个名字,在许多外国浪子心中,引起无数蛊惑联想。每逢维多利亚港口停泊着外国船只时,我就很怕人家提湾仔。我曾经厌恶自己生长在这个老区,但别人说她的不是,我又会非常生气,甚至不顾一切为她辩护。在回忆里,尽管是寻常街巷,都具温馨。现在,湾仔--已经面目全新了,新型的酒店商厦,给予她另一种华丽生命。我本该为她高兴才对,但随着她容貌个性的变易,仿佛连我的童年记忆也逐渐褪色,湾仔已经变得一切与我无干了。
⑤不知不觉,无声岁月流逝。蓦然,我们这一代人发现,自己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变得难解难分。离她而去的,在异地风霜里,就不禁惦记着这地方曾有的护荫。而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的土地;于是,一切都变得很在乎。但,没有时间关注过去的身世了,前面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
⑥我常对朋友说,香港既是一个朦胧之城,生长在其中的人,自当也是具备这种朦胧个性。香港人不容易让人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生于斯长于斯,血脉相连着,我们已经与香港订下了一种爱恨交缠的关系。对于她,我们有时很骄傲,有时很自卑,这矛盾缠成不解之结,就是远远离她而去的人,还会时时在心头。
18.第③段"我常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根据文意,香港的"个性和特色"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2分)
19.第三段中,作者说她对香港"爱恨不分明"。这种"爱恨不分明"具体表现在(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说"我们这一代人"对香港"一切都变得很在乎",这是因为(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三项是(2分)     【  】【  】【  】
A.香港生命的节奏就是发展迅速。旧建筑不断被拆除,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使香港变得陌生而新鲜。
B.香港没有时间关注她过去的身世,是因为她生命节奏快,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C.香港身世朦胧,香港人个性也朦胧;香港人个性的朦胧来自于香港身世的朦胧。
D.香港随着大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它的变化又使我爱恨交缠,与香港的生命难解难分。
E.即使回忆起湾仔普通平常的街港,作者都感到熟悉而温馨。
F.香港故事说的是香港人,香港人的特点就是能紧紧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
五、(共12分)
22.(1)默写"骐骥一跃……金石可镂。"(2分)


   (2)填写出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A.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B.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
C.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23.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4分)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者,则拜。大舜有大焉[1],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焉:于之
(1)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                             
(2)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译文                             
  24.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一个与上文结构对称、内容呼应的句子。(2分)
《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新华社21日电)中国第一艘太空船于20日6时30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在进行了21个小时的空间飞行试验后于21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这艘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名的"神舟"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技术设备与载人飞船无异,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
标题:                               
六、作文(共40分)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四川宝光寺有一尊大肚子弥勒佛,旁边有一幅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事无所不容。
这幅对联,表现出一种超越凡俗的大度与宽容,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展开议论,编写故事,抒发感情等。这个话题是宽泛的,只要与"宽容"相关,都符合题意。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5)不准抄袭。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B  5C  6C  7C  8D
二、9D  10B  11D  12D  13C
三、14C  15B  16D  17C
四、18.朦胧而多变
19.○1旧建筑的存在牵系着我童年的记忆,我很庆幸;○2新建筑又使湾仔似乎一切与我不相干了,我又难以高兴。
20.○1我们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已变得难解难分;○2离她而去的,惦记着曾有的护荫;○3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们的土地。
21.CDF
五、22.略
23.略
24. 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座神采各异的雕塑。
25. 中国第一艘太空船"神州"号成功发射与回收。
六、作文
按常规评卷
【附录】
一、第23题翻译:
孟子说:"子路,别人把他的错误指点给他,他便高兴。禹听到了善言,他就给人敬礼。伟大的舜更是了不得,他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是,接受人家的是,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从他种庄稼、做瓦器、做渔夫一直到天子,没有一处优点不是从别人那里吸取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高兴的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二、第5题成语: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