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主要是按时间顺序叙写的。文章从整体框架上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主要介绍母亲娘家的背景情况。母亲娘家在北平德胜门外一个小村里,“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时,妇女也须下地作活,“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工夫评论过去的光荣”,这些背景情况为母亲一生之所以形成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和“软中硬”的性格等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3~12段) 以描写母亲艰辛一生为线索,突出写了母亲“软中硬”的性格特点,同时写了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这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3~7段)写母亲从出生、出嫁到“生”我这段经历。作者与前面相呼应:因为母亲出身贫苦,所以勤俭诚实,身体好。这些很自然地遗传给了“我”。母亲出嫁后生了八个孩子,但因贫困只留下了五个,生“老”儿子又经受了种种磨难。通过这段叙述再现了一个旧式劳动妇女的坚韧与顽强。而且第五段对在当时家境还“马马虎虎过得去”的介绍与下段父亲去世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层(第7~11段)写父亲死后,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既要照顾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又要侍奉姑母,她吃苦耐劳,善解人意,吃亏认命,甘于奉献,展现了性格中看似绵软的一面。老舍用许多生活中的小例子将母亲的“善举”娓娓道来,并穿插了母亲对“我”的影响。 第三层(第12段)着重讲母亲“并不软弱”。“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场景描写将母亲不屈不挠,柔中带刚的形象具体而又完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文中强调了母亲这种“软而硬”的性格对“我”一生的影响。在作人上“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以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正如老舍所说:“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条红线贯穿了全文。 第三部分(第13~15段) 着重用细节描写歌颂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同时抒发了儿子对母亲的爱。 第十三段是重点。老舍先生用浓烈的感情回忆了三件事。一是写母亲筹“巨款”送我上学,体现了母亲的挚爱和期望;二是写三姐结婚,母亲的爱女之情聚焦在一个特写的镜头上“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三是写除夕夜“我”赶回家又回校,母亲与我之间的一段感人故事。用母亲的神态、语言表达了母亲的理解与奉献;又用叙事抒情的文字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把爱之二重奏推向了高潮。 第14~15段,写由于“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父母所设下的轨道前进的”,因而作者在婚事、出国求学、参加抗战宣传等事上都违背了母亲的意愿。母亲思子心切,儿子也怕听到母亲不详的消息,两处反复“怕、怕、怕……”和把失去母亲的人比做“无根”的花草,把作者想母、爱母、思母、敬母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四部分(第16~17段) 写作者得知母亲逝世一年的消息后无限遗撼与痛苦的心情。结尾一段与前后遥相呼应:感谢母亲对自己生命的给予和个性的培养,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哀痛之情,也从心底表达了对母亲平凡、清苦又伟大的一生的景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