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苏教版)《美与物理学》教案2

时间:2005-01-01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茶香醉人  访问: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用研究和讨论的方法,探究创新精神的内涵。 2.学习科学家孜孜矻矻探求真理的精神,领略科学家石破天惊的创造才能。 二、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也是谈科学创新的有关问题的。阅读这篇文章要了解科学家们孜孜矻矻探求真理的精神,领略科学家石破天惊的创造才能,欣赏到物理世界基本结构的非常之美、非常之妙,认识到创新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美的执着追求。 2.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词语解释: 奠基:给建筑物奠定基础;比喻创建某种事业。 风格:①气度;作风。②某一时期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 渣滓:zhāzi①精选提炼后的残渣。②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 奥秘: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隐秘。 里程碑:①设置在路旁记录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无中生有:道家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来自视而不见的空间;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 石破天惊:①形容箜篌之音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后用为使人震惊之意。②指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神来之笔:神奇灵异的文字。 羡慕:爱慕,钦慕,希望自己也有。 嘲弄:嘲讽;捉弄。 传神:指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 中肯:zhòngkěn指言论正中要害或扼要肯切。 灵感:灵验;灵应。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亦称远隔知觉。或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情状。 灵犀:犀牛角。 琢磨:思考;研究。 真挚:真诚恳切。 激奋:振奋、激动。 遵循:遵从;依照。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各方面的情况。形容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无所不有。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西南联大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研究教授,现任美国石溪大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合肥县人,民国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一九二八年就读厦门国小、一九三三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万中学高中二年级、一九四二年西南联大毕业、一九四四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一九五七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一九五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一九六六年离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杨氏于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学历,考取当时由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的化学系,后来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华人”,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傲。杨氏也是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在教了十七年书之后,杨氏于一九六六年,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前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是自己「走出象牙塔」,重新出发,科学界人士对他再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抱持期待与乐观。杨夫人杜致礼女士,出生名门,为杜聿明将军掌珠,专攻文学,中英文造诣均佳,曾在台湾教过英文,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中文,言谈举止富书卷气,育子女三人,老大杨光诺电脑工程师,老二杨光宇,化学家,杨又礼,医生。 (三)讲析课文: 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教材,去展开讨论。下边的问题可供参考。 1.科学家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美的追求,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意义?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启示? 文章从科学家的风格谈起。“狄拉克的简洁”,显示出他最独特的风格,谈他的文章,你会“惊叹他的独创力”,又有一种“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受。海森堡的风格是在独创力之中又有一种“朦胧、不清楚”的感觉。 从他们不同的风格中,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的独创力以及探求真理的精神。狄拉克“于1928年以后四年间不顾玻尔、海森堡、泡利等当时的大物理学家的冷嘲热讽,始终坚持他的理论,而最后得到全胜,正合‘风骨超常伦’”;海森堡1925年夏在“雾中”摸索前进,“开创了一个摸索前进的方向”;写出了300年来物理学史上继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后影响最深远的一篇文章,“引导出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从他们不同的风格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创新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美的执着追求,就是他们对那一个领域里的美和妙有更高的判断能力和更大的喜爱。发展的,表面有表面的结构,有表面的美。就如对“虹”的认识,它是“42°的弧,红在外,紫在内”;对“霓”的认识,它是“50°的弧,红在内,紫在外”。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深层次的美,如“唯象理论研究(2)使物理学家了解到这42°与50°可以从阳光在水珠中的折射与反射推算出来,此种了解显示出了深一层的美”。“再进一步的研究更深入了解折射与反射现象本身可从一个包容万象的麦克斯韦方程推算出来,这就显示出了极深层的理论架构(3)的美”。有了这许许多多科学家这种对美的执着的追求,才能进一步地发现更深层次的美。牛顿的运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方程、海森堡方程等等,都是“提炼了几个世纪的实验工作(1)与唯象理论(2)的精髓,达到了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 可见,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来自于他们孜孜矻矻探求真理的精神和对美的执着追求。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启发的。

第二课时 (一)讲析课文: 本文语言深入浅出、优美生动。作者深厚的中国文学的功底,使他的叙述语言简洁、生动、优美。例如在介绍狄拉克的风格时,作者引用了唐代诗人高适《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  风骨超常伦”,准确地描述出了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的特点。在介绍狄拉克的文章时,说:“他的文章读起来便很通顺,就像‘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任何渣滓,直达深处,直达宇宙的奥秘。”这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十分恰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极高的物理学造诣,使他能够将物理学深奥的知识介绍得深入浅出,让那些即使没有学过物理的读者也能看得懂。例如在“物理学与数学”一部分中,作者解释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风格为什么如此不同的原因时,对他们所专注的物理学内涵的介绍就说得十分通俗易懂。在“美与物理学”这一部分中,作者在介绍物理学自(1)到(2)、到(3),自表面向深层的发展中所显示的不同层面的美的过程中,给人的美的感受也是很直接、很深刻的。可见,要把深奥的文章写得浅显,也是很不容易的。 (二)布置作业:     练习一、二、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