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简案3

时间:2005-02-11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hehe409  访问:

教学目的:
  
   1、了解“想象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本文的理论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课文
  
   思考:1、诗歌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请你用文中五个字来概括一下。2、完成练习一和练习三。
  
   三、研究课文
  
   1、整体感知
  
   思考: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样?
  
   明确:(略)
  
   思考:请你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2、完成练习一
  
   3、完成练习三
  
   四、扩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诗歌,运用课文的有关理论来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第1句写了“桥”和“烟”,“桥”本是静止的,“烟”本是浮动的,但是用一“飞”字,便化动为静,请解释原因。
  
   (2)第2句中的“洞”即《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之洞,请解释“渔船”“桃花”“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3)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也知道从渔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所以他的“问”既表现了一种情态,也表现了一种心情。请回答是什么情态,是什么心情。
  
   五、布置作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