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1

时间:2004-12-27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一把手  访问:

教学要求:
1、理解说明的词、句必须切合说明对象
2、体会引用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用的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的生动和准确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作者、文体简介
贾祖璋,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具有文学性,生动、有趣。
二、 学生阅读全文,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
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并设置疑问,作用有三点:一是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二是引起阅读的兴趣;三是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9)顺着荔枝的外壳——内膜——肉——核,逐一加以介绍。
先介绍荔枝的外壳的构造和颜色。荔枝粗糙,特称龟裂片。壳表面有细小块
状裂片,中央有突起的片峰。壳的颜色成熟后大都是深红色或紫色。后说荔
枝的形状和大小。再介绍荔枝的壳膜和肉。壳膜通常是指壳内的一层白色而
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接着说明荔枝不耐贮藏。最后说到核。
板书:
外壳——粗糙、深红色
形状——上大下小
荔枝构造 壳膜——白色薄膜
肉——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贮藏——不长久
核——长圆形
第三部分(10—15)介绍荔枝的花期和历史
先说荔枝花期因品种不同。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有一年开两次花或四次花的,花形小,绿白色,不耀眼。花分雌雄。开花多结子少。
再说我国荔枝的栽培历史。荔枝原产中国,是我国的特产,从有记载的南越王尉佗把荔枝进贡高祖起,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接着介绍荔枝性喜温暖,遇到微霜便会受害的特性,因此栽培时要注意。成都、福建是它的生长的北限。最后说,我国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生产,以便满足人民的需要。
板书: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
绿白色小花
花期历史 历史——二千多年
特性——喜温暖,怕霜冻
发展——因地制宜
三、 作业
给下列字词注音
壳 红缯 紫绡 醴酪 龟裂 渣滓 贮藏
解释词语的意思
兼程 次第 幅员广阔 因地制宜
第二课时
一、 文章的说明顺序
1、 由表及里
在介绍荔枝的结构时按由壳到膜到果肉到核的顺序,由表及时里予以介绍。
2、 由实到虚
从荔枝的果实到关于荔枝的历史、栽培、著作等。
二、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与结实数时,都使用了具体的数字,用以说明荔枝的特征或特性;在介绍荔枝的栽培历史和我国栽培荔枝的历史之久远及有关典籍的流传情况。这些数字中虽有确数,但大多是约数,其原因盖在荔枝分布的地域不同,各地的地理条件不一,品种、管理、调查所据等方面也有着种种差别。这些约数的使用,正好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荔枝这个大家族在我国之兴旺。
三、 引用的说明方法
1、 比喻描写性引用。如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按照荔枝形态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先外后内的顺序,连用“红缯”、“紫绡”、“冰雪”、“醴酪”四个比喻,写出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内膜质地的轻柔,充满诗情画意。《咏荔枝膜》用“荷瓣”、“桃花”喻其形色。
2、 对比议论性引用
有些诗文,并非直接描写荔枝。但经作者巧妙地从另一角度加以引用,同样收到说明的效果。杜牧的《过华清宫》,原旨是借进奉荔枝一事,讥讽唐玄宗荒淫祸国,以致酿成历史悲剧。然其事却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有关,作者即于此着眼。
3、 举例考证性引用
在说明荔枝的栽培历史时,文中也引用了一些资料,这些引用,气势磅扩大的知识面,使有关荔枝栽培的说明有充分的依据,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性,又避免了园艺教科书式的平板枯燥。
四、 文章的语言风格
通过与《辞海》上一段荔枝的说明文字进行对照,使学生明确
本文语言生动有趣,而辞典上的说明文字则比较平实。
五、作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