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内容分析4

时间:2005-04-14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茶香醉人  访问:
本文从"人物"和"结构"两方面来谈《水浒》的成就,这些都是作者独特的见解,在文学论坛上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其运用阶级观点分析人物的方法,不仅对《水浒》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一切文学作品的评价都有指导意义。
    本文分析《水浒》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
    《水浒》结构上的特色在作者看来是:从全书看,"不是有机的结构";从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看,"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即"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
    为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从原著中精选了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作为例子,加以评述和分析,选例典型而集中,引述概要而恰当,评点中肯而精到,引述原著与作者评析紧密结合,令人信服。同时,以这一组人物又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具有很好的证明效果。因此,举例论证和比较论证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另外,评点和批注是方便灵活的阅读方法,学习中要加强训练,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在转述原著的内容,哪些地方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写出自己对作者看法的理解和评判。
    全文共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分析《水浒》人物描写的成就。
    问:第1段的内容要点及其作用是什么?
    提示:首先,总说《水浒》的人物描写的艺术成就,"向来就受到最高的评价"。其次,说明《水浒》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特点,"个个面目不同"。再次,说明《水浒》人物描写成功的秘诀在于朝夕揣摩。这里通过评述一本笔记杜撰的一则故事,间接证明了《水浒》人物描写的成就很高。
    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引起读者重视;通过指出前人对《水浒》人物描写的评价,为自己的言论作了引言和铺垫。
    问:课文第2段是如何具体分析《水浒》人物描写的第一个特点的?
    提示:文章选取林冲、杨志、鲁达这三个人物,通过比较的方法,运用夹叙夹议、评议结合、逐层论述的方式,进行具体的点析。
    第一句总起,以下部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从人物的不同遭遇中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先总举这三个人物的共同之处,再分别分析三个人的不同遭遇和不同性格,叙中有析,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个层次:从人物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不同遭遇的必然性,先作结论,再分别分析三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意识。
    第三个层次:读者对这三个人物表现出的不同感受。这是直接写出的。
    这一段课文对于原小说的情节采用概述的方式,而不是照录小说语言,读起来觉得很精炼。作者的观点在造词造句中表达得十分明了。人物性格体现在不同的遭遇中,遭遇不同由于思想意识不同,思想意识不同又由于阶级出身不同。这三层文字,层层深入,进而指出了《水浒》"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最大特点。
    问:课文第3段是如何分析《水浒》人物描写的第二个特点的?
    提示:第1句揭示本段分论点,即《水浒》人物描写的第2个特点: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接下来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先概述三人出场的不同情状,但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再概括说明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后来自己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的,即说明人物的个性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示出来的,而不是静止的描写。文中使用比喻加以说明,那是一种"由远渐近"的方法。
    问:比较一下文中的这两个特点在写法上的异同。
    提示:
    相同点:举例论证
    不同点:前者是逐层论述,表达观点;后者是先提出观点,再进行论证;前者详细,后者概括、简略。
    第二部分(4~6段)分析《水浒》的结构特点?
    问:阅读第5段,《水浒》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从总体看,"不是有机的结构";从每一个人物(局部)看,"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即"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
    问:课文第6段是如何具体分析《水浒》的结构特点的?
    提示:首先指出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前后勾联、疏密相间及变化错综。然后以林冲的故事为例,并与杨志的故事作比较,边叙边析,论证"共同特点"。
    问:比较林冲与杨志的故事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区别?
    提示:
    林冲的故事:时松时紧,曲折有致;腾挪跌宕,逐步推进。
    杨志的故事:一正一反,螺旋上升,纵横开合。
    第三部分(第7段)小结课文。
    作者指出,对于《水浒》而言,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但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应当是人物的描写和结构,文末以《红楼梦》作为参照进行对比,照应开头,并强调《水浒》结构的有机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