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21

时间:2005-04-17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CH1113b  访问: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论证思路的严谨性和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

2.理解生动的修辞对论证的作用。

3.理解朴素的语言在行文上的特殊效果。

教学重点: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生动的修辞

教学难点:严谨的论证

教学方法:三步教学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略)

二.介绍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遵义会议后虽然曾对左右倾错误进行了纠正,但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形式变化快,对这些错误思想的根源一直没来得及进行清算,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党内还存在着,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有很大干扰。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许多人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这也对党的思想作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实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三.解题: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改造”意味着不是一般地“改变”,而是从根本上改掉旧的,树立新的;“我们的学习”,这里主要是指我们党内的、革命队伍内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学风,而不是方法、条件、环境、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是学习的根本性问题。

四.自读课文,完成预习练习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字形、注音、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 谆谆(dun 耐心恳切的样子)告诫 前仆(pu 倒下)后继

B 可歌可泣(qi 伤心地哭泣) 谬(liao 荒谬错误)种流传

C 有的(de 目标)放矢 华(hua 浮夸)众取宠

D 钦差(qinchai 喻指上级委派的人)大臣 臆(yi 主观地)造

2.趣味成语填充题:在下面小方格中填入课文中的成语,然后口头解释之。

五.试判断下列说法,各是对哪一部分内容的概括。

1.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地提出问题,表明中心论点。( )

2.从反面分析20年来我党在学风山存在的缺点,证明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 )

3.从正面回顾20年来我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所得的进步,论证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 )

4.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具体作法,即改造我们学习的途径。( )

5.正反对照,说明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的原则区别,进一步证明改造我们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迫切性。( )

六.分析第一节:

1.齐读课文,给这一节划分段内层次。

答:本节共分四层。第1句为一层,概括党的二十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第2句为二层,概括党的认识得到提高与丰富;第3句至第6句为第三层,概叙党探索救国之路取得的成绩,第7句为四层,肯定党的成绩。

2.“日益”一词是什么意思?若去掉第一句中的这个词,整句的意思有何变化?

答:“日益”是一天比一天的意思。去掉这个次则第一句的意思是武断地肯定,不能表现发展的过程。

3.“肤浅”和“贫乏”个是从什么角度去评价“认识”的?它们的反义词各是什么?

答:“肤浅”是从认识的深度评价;“贫乏”是从认识的广度去评价。它们的反义词是“深刻”“丰富”。

4.若要给本段加上标题,你认为哪一项最准确?( )

A 改造学习的重要性 B 回顾进步

C 今昔认识差距 D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

答:A

5.下列各句与课文第一段内容相符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中,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最终结合在一起了。

B 没有中国共产党获得马列主义这个武器,以前的优秀人物的摸索毫无意义。 C 中国革命的历史是马列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逐渐结合的历史。

D 到抗战时期为止,我们对现状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对历史的研究刚刚才开始。

六.阅读分析第二段。

1.“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这句话能否直接表达为“但是,我们还有很大的缺点”?

答:不能。书上的句子采用递进方式,肯定了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与前段相照应;而改后的句子则抹杀了成绩,突出并夸大了缺点,容易引起误解。

2.两个“无法”表明应该对缺点采取什么态度?这两个“无法”之间是何关系?

答:这种态度是“必须纠正这类缺点”;两个“无法”是意义上的递进,由轻而重,由小而大,由工作而事业。

3.“这类缺点”到底包括了哪些缺点?

答:包括①研究现状没有系统,一知半解;②研究历史不曾有组织地进行;③学习理论片面接受,不善于运用。

4.第2—4段中各用了一个比喻修辞,请找出来,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答:“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比喻不作调查研究,凭主观去毫无目的地开展工作;“漆黑一团”比喻对中国古代史,近百年历史一无所知;“消化不了”比喻对马列主义不知深入理解,不领会精神实质。

5.党内存在的坏学风其根源和危害性是什么?

答:坏学风的根源是:“留学生”的留声机作用。危害性是造成党内存在着严重的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的主观主义作风;对自己的历史无知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怪象;理论和实际分离的教条主义思想。

6.作者谈到党内“极坏的典型”,从论证上看,这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作者是怎样安排这些典型材料的?

答:用的是例证法;作者在列举了主观主义态度的三个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典型材料进一步说明,充分证实了在我们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这种极坏的典型,必须高度重视。从而有力地证明“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突出了中心论点。

7.本节中有很多过度性的具有分寸感的短语,试找出来体会其表达作用。

答:“据我看来”“一般地说”“确实的”“这就是说”“诸如此类”“这样一来”“当然”。这些词语既能使语意连贯,又能使表达得体,便于抓住读者的心理。

七.作业:预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第三节。

1.“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主义态度”各指什么?请加以解释。

答:“主观主义态度”指不研究现状,片面地研究历史,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马克思主义态度”指善于调查研究,联系地看待历史,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学习态度。 2.这一部分的句式比较整齐,多用对称句,排比句,反复句,自由朗读课文,试找出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这样写富有气势,能增强感染力。

3.作者在给“主观主义”下结论的时候是怎样下的?这些判断是怎样排列的?

答:即五个“是”。前四个“是”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第五个“是”是总结性的结论,是实质所在。

4.作者列出的对联出自于何处?怎样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对联出自于明朝初年进士解缙写的对联。用在文中是对主观主义者的强烈讽刺和批评。

5.由于这一节采用了对照分析,所以有很多句子是照应的。请逐句查找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阅读第四节。

1.这一节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答:①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②分析研究近百年的历史。③教育干部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

2.从提出的建议来看,本文是怎样体现议论文的针对性的?

答:作者提出的三个建议恰好是对照前文所述的三个缺点提出来的,这一呼应,正好充分体现了议论文的针对性,体现了文章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

3.“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际就是指什么?

答:“认识世界”就是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改造世界”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去开展工作,解决今天面临的问题。

4.朗读最后一段,试概括最后一段的内容。

答:表达了对改造学习取得成功的信心。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中心理论点是什么?

答:应当改造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2.指出下列各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①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②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③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④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3.下面四组语句各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中哪种是课文中的说法?课文中如果换用另一种说法好不好?为什么?

①A.中国共产党的20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20年。

B.中国共产党的20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20年.

②A.只要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就会抬头,党性就会巩固,革命就会胜利.

B.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③A .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B 不但单凭热情去工作,还要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

④A.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关键一环。

B.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答:第1组中第2句是课文中的说法、换成第一种说法不好;因为虽然只缺少“日益”一词,但就是这个词才准确地表达了这种结合是逐步,一天比一天发展的,而不可能是一下子就结合起来的。

第2组中第2句是课文中的说法。换成第一种说法不合适。因为“只有……才……”表明的是一个特称判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条件。而打倒主观主义只是使真理抬头、党性巩固、革命胜利的条件之一。而“只要……就……”表示的是个全称判断,用在这里就会以偏代全了。

第3组中第1句是课文中的说法。第2句的用法是错误的。因为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用“不是……而是……”,能正确地表达这种关系,而“不但……还要……”则是用以表示递进关系的,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

第4组中第2句是课文中的说法。“基础”强调了调查研究的基本性和普遍性,是人人都必须做到的,而“关键”虽然也能表明其重要性,但不一定跟每个人都有关,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不如用“基础”恰当。 五.作业:课后练习。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