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训练二

时间:2005-01-01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hehe409  访问:
第二节 标点符号

一、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知识结构
1.句号(。)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
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语言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句号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2.问号(?)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疑问句一般是用来提出问题的。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句末一般也用问号。
3.叹号(!)
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感叹句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如:你给我出去!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也用叹号。
4.逗号(,)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符号还有顿号、分号和冒号,不过这三种符号都有专门的用途,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行文中用得最多。它既可以表示单句里边的停顿,也可以表示复句里边分句之间的停顿。
5.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交 列的短语(词组)。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和”“或”之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
6.分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
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
上文中若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若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要用 分号。
7.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8.引号(“”)
引号标明引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要特别注意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
引号还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里边还要用引号时,外面 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问:“老师,‘有条不紊’的 ‘紊’是什么意思?”
9.括号( () )
括号标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括号除了最常用的圆括号之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方头括号(【】)等几 种。
10.破折号(——)
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 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可以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明对刚进门的小王说。
破折号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如:“呜——”火车开动了。也可以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11.省略号(……)
省略号标明行文中省略了的话。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引文的省略,一是列举的省略。表列举末完时至少列举了三项才能用省略号,仅列举一至两项,一般用“等”字表列举未尽,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此外,省略号还用来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12.着重号(.)
着重号标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
13.连接号(-)
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可连接两个地名,表示一个地理区域 ,如“秦岭—淮河一线”;可连接两个数字,标明数量变化的幅度,如“亩产1000-1500 公斤”;还可连接一些事物的型号,如“MD-82客机”等。
连接号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一个波纹(~),一般用来连接相关的数字。
14.间隔号(·)
间隔号表示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还可表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 的分界。
15.书名号(《 》)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里 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呐喊〉自序》
16.专名号( )
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和专名号配合, 这些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17.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通常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在书写和印刷时,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18.直行文稿的标点符号
直行文稿的标点符号只有以下几项和横行文稿不同: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和??。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 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 用的。在使用中容易出现错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顿号。
例(1)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上例中有两个错误。玉米、小麦为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油料”后边 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例(2)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2.分号和冒号。
例(3)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 柴 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鲁迅《祝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这样几点:①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句中讲了四个方面的情况, 作者用了分号,把复杂的内容用简省的文字表述得非常清楚。②分号的停顿大于逗号而小于 句号,如果各分句里边没用逗号停顿而直接用分号表并列是不行的。表并列的几个分句里至 少有一个用了逗号,才能用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③最后一个分句前用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之间已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因为这很容易被误 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总结。在用冒号领起下文时也要注意,如果被领起的内容超出 下面一个句号以外,最好改用句号。
3.问号和叹号。
例(4)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荷花淀》)。
问号一定要用在疑问句的后边。句中问号不能用在“怎么了”的后边,因为这只是句子的谓 语部分,句子还没说完。叹号也是如此。
例(5):请收起眼泪吧,亲爱的、可敬的人民!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句末用叹号。
例(6)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问号的使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连续几个问句接起来,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
例(7)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来呢?希望给我个准信儿。
如果整个句子为陈述语气,句中虽有疑问词,也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如“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属陈述句。
4.引号与句逗的配合使用。
例(8)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唐《琐忆》)
这个例子相当典型。特别是所引的话被分成前后两截,当中插进几句说明时,下一组引号前要用逗号。
后引号那里的句逗是在引号里边还是在引号外边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问题。
例(9)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例(10)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例(9)引号里边的话是独立的,后面的句号是引文的一部分,应点在引号里边。
例(10)引号 里边的话不独立,它是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句末的句号是整个句子的句号,放在引号外面 。
5.括号。
括号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句内括号,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一种是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
例(1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例(12)懒,能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94年至98年主要考查了问号、句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 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99年高考没有考 标点符号的用法,2000年高考对此不作要求。但标点符号在我们的书面表达中非常重要,正 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与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应在阅读和写作训练中渗透 标点能力训练,平时要养成正确使用和书写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四、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94年高考题)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 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 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95年高考题)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 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3.下面是从一则乱办学的招生广告中摘录出来的话,除内容方面的问题外,在标点 、语法、句意表述上也有不少毛病。读后完成(1)(2)两题。(96年高考题)
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 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 学校之一,
① ②
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 教师队伍。 由于办学成绩突出,
③ ④
国内外80多家新闻界报导了我校。 我校饮誉于东南亚, 除了越南、柬埔寨,
⑤ ⑥ ⑦
某些国家都有姊妹学校。

(1)有毛病的四处是(只填序号) 、 、 、 。
(2)选三处改正
a(只填序号) ,改为:
b(只填序号) ,改为:
c(只填序号) ,改为: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97年高考题)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慧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 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 、工程难、规模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98年高考题)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 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 它借 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① ② ③ ④
A., , 《》 。
B. 。 ; “” 。
C. , ; 《》 ?
D. 。 , “” ?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93年六省市题)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91年高考题 )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 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 “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甲)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 造的内销产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乙)或 者在商标上(丙)包装上(丁)说明的图片(戊)文字中印上些外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
文中(甲)(乙)(丙)(丁)(戊)处应依次填入的是( )
A.冒号 句号 逗号 逗号 顿号
B.句号 逗号 顿号 顿号 “和”字
C.逗号 分号 顿号 顿号 顿号
D.感叹号 句号 顿号 顿号 顿号
9.在标出号码的位置上应加上什么标点符号?从四种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②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字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③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④书目答问补正⑤清代张之洞撰 ,范希增补正。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⑥史部的有关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
10.在下文的空缺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85年高考副题)
病菌危害作物 必须突破作物的第一道防线 表皮 病菌突破表皮本领各有不同 有的能 分泌出一种物质 溶解作物的表皮 有的能凭自己的力量 钻入作物的表皮 有的只能从作 物的自然孔口 如气孔 水孔 钻进去 有的只能通过作物的伤口钻进去
词语
一、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二、知识结构
1.语汇
语汇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它是某一特定范围内语素、词、固定短语的总汇。高考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语汇,并正确使用。
语汇是处在不同的层级上的,语素、词、固定短语是三个层级,语素是语汇的基础层级 ,由语素构成词。词是高于语素的一个层级,是语汇的主体层级。固定短语则是高于词的一 个层级,它是以词为基础构成的。这三个层级互相联系又各有自身的特点。
2.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例如 草+原草原 学+习学习 葡萄+干葡萄干
其中“草”“原”“学”“习”“葡萄”“干”,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读音,一定的意 义,音义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语素。“葡萄”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拆开后,“ 葡”或“萄”都只表读音而不能表示明确的意义了。可见,一个语言单位是否为语素,不是 看音节的多少而是看它是不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整体,是不是具有明确意义的现成的构词材 料。
语素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根据音节的多少,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根据意义的实虚可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
单音节语素用一个汉字表示,如“人”“语”“看”等。多音节语素用两个或三个以上 汉字合起来表示,如“玻璃”“巧克力”“奥林匹克”等。
实语素是意义比较实在、具体的语素。如“天”“痛”“言”“习”等。虚语素是意义 较虚的语素,如连词“和”“及”等。介词“把”“被”,助词“的”“着”等,以及“阿 ”“第”“初”“老”等。
3.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按构词的语素多少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①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按构成单纯词音节的多少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 单纯词。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音节的语素构成的词。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包括双音节)的语素构成的词,根据音节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联绵词(包括双声词、叠韵词、非双声叠韵词)、叠音词、象声词、音译词。
②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合成词有两个基本类型:复合型和附加型。
复合型:由实语素加实语素构成的词是复合型合成词。根据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主要有六 种结构方式: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重叠式。
附加型:由实语素加虚语素构成的词是附加型合成词。
(2)从词义的角度看,按词义的多少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从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看,又 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读音看,又有同音词等等。这里重点的说一说同义词的辨析。同义词 是近年高考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①从意义方面辨析。
a.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这一般是同义的名词表现出来的一种细微的差别,如“事情、事件 、事故”这组词中,“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指已 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比较小;“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围最小。
b.词义轻重不同。这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如“损坏” 与“毁坏”,“损坏”指程度较轻的破坏损失;“毁坏”指性质较严重的破坏。又如“努力 ”与“竭力”,“努力”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竭力”指用尽力量。它们都是前一个词义 轻,后一个词义重。
c.词义重点不同。有些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着重方面不同。如“精细、精致、精 巧、精美”一组,“精细”着重指细密、细致;“精致”着重指别致、新奇;“精巧”着重 指巧妙、玲珑;“精美”着重指美好、漂亮。
②从色彩方面辨析。
a.感情色彩不同。有些同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从 褒贬色彩看,有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如“成果”“结果”“后果”一组。除褒贬色彩 外,还有其他感情色彩的区别。如“寿辰”与“生日”,前者带有庄重尊敬的感情;“宰( 用于人)”与“杀”,前者带有诙谐或讥讽的感情,等等。
b.语体色彩不同。有的是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如“小气”与“吝啬”,有的是一般用语和 特殊用语的不同。“一般用语”指口头和书面都常用的普通用语。如“可以”与“准予”“ 现在”与“兹”等,后者多用于公文。又如“心”与“心田”,“唱”与“歌唱”,后者多 用于文艺作品等。
③从用法方面辨析。
a.适用对象不同。有些同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它们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不同。有的用于人,有 的用于物;用于人的有老幼尊卑之分,用于物的有抽象具体之别。
b.搭配关系不同。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维持”与“保持”,“ 维持”与“秩序”“生活”“状态”等词搭配,“保持”则与“水土”“记录”“清洁”“ 联系”等词搭配。
c.词性和造句功能不同。同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诞生 ”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
(3)多义词指具有两个以上有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从词义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多义词的几个意义可以分为本义和转义两类。
本义是多义词的最初的意义。转义是由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意义。如“浪花”本义为“波浪激起的四溅的水”,由本义派生出“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断或现象”的意义。转义有引申义 、比喻义和形容义等几种类型。
本义和引申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倾注:①(水等)由上而下流入。②(感情、力量、精力 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①为本义,②为引申义,一般说来,本义具体些,引申义抽象些。
比喻义是由打比方固定下来的意义。例如:迷雾:①浓厚的雾(本义)②比喻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比喻义),比喻义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具有比喻义的词,经常使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而它的本义只在特定的情况下出现。比喻义与比喻用法不同,比喻用法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用来打比方,带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产生的意义是不固定的。而比喻义是固定的。 
4.固定短语:
短语由词构成,是比词高一层级的语言单位。
固定短语有专名短语和熟语两大类。专名短语主要是一些国家、机关、单位等的名称和科技 用语。熟语是人们沿习用的基本定型的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
高考对词语这个考点要求较高,属于D级能力层级,它是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 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历年高考对词语的主要考查方 式有:解释词语中字的意思,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选用词语,找错或改错,词语的用法 等。(1)解释词语中字的意思:
例1.对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993年六省市高考题)
A.乔装打扮 乔:装假
B.少不更事 更:经历
C.每下愈况 况:比较,引申为“通过比较而明显”。
D.生灵涂炭 涂:涂抹,引申为“沉溺于……之中”。
答案为D。
此题提供的四个成语都为常用词语或课本中学过的词语,难度不大,但也必须以识记和理解为前提才能答好此题。
(2)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文段或句子为其中的词语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必须根据文中的语境才能贴切地解释 词语的实际意义,而不能光靠死记硬背。高考为了强调对能力的考查,常给试题设计一个情 境,令考生根据特定的语境解释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里“语境”就显得 特别重要,对词语的解释必须紧密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才能贴切。
例如1990年全国统考题第28题:
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了“文字”一词,其中三处加了横线,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①古人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②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③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
句①中的“文字”指(B或D)
句②中的“文字”指(C)
句③中的“文字”指(B)
(3)选用词语: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 )(1999年高考题)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答案为B。
本题重点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同义、近义词语的能力。
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98年高考题)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 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 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答案为A。
本题考查考生对虚词的运用能力,除了要注意关联词语之间的前后搭配之外。还要注意理解 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94年高考题)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 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之处。
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匠心独运
答案为D。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特别是近义成语的辨析。
(4)找错或改错或找正确的项
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99年高考题)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 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 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 体和国家的利益。
答案为B。
例2.下面一句话中有四个画线处,其中使用不当的一处是( )(1991年高考题)
那些书摊的图书内容的好坏、环境卫生和经营作风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A.的好坏 B.都 C.或 D.产生
答案为A。
(5)词语的用法
例1.下面三段文字,括号里是作者自己的修改,读后回答2—5题。(1989年高考题)
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胳膊疼腰酸……(划线处改为“腰酸胳膊 疼”)
(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 分为南北两半。(划线处改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划线的 字分别改为“陌生”“新鲜”)这样修改的好处是(从A—D项中选择)
A.前后照应 B.生动 C.合乎习惯 D.明确
2.胳膊疼腰酸——腰酸胳膊疼 (C)
3.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A)
4.新(的先生)——陌生(的先生) (D)
5.新(的讲义)——新鲜(的讲义) (D)
四、能力训练
1.依次在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
①今年是梅兰芳、周信芳两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百年 。
②大专以上毕业及具有同等 者,相同条件下,将优先予以录取。
③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大代表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商 。
A.诞生 学力 国事 B.诞辰 学历 国事
C.诞辰 学力 国是 D.诞生 学历 国是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①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不要 地作结论。
②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使用时不能随意 。
③报纸也不过偶尔看看,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对这件事他 。
A.轻率 篡改 漫不经心 B.草率 窜改 漫不经心
C.轻率 窜改 漠不关心 D.草率 篡改 漠不关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①这家工厂采取不正当手段 非法利润。
②要大胆 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经济管理干部。
③某杂技团试行了“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 分成”的办法,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局面。
A.谋取 起用 节余 B.谋取 启用 节余
C.牟取 起用 结余 D.牟取 启用 结余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 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
②到了冬天,某些动物就要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的 。
③红军“四渡赤水”一役,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大大地 了气焰嚣张的敌人。
A.普遍 蜕化 震动
B.广泛 蜕化 震慑
C.普遍 退化 震慑
D.广泛 退化 震动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① 除了他以外,没有任何人在此画上动过一个手指头。整幅作品由他一个人 完成。
②由于他多次 劳动纪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警告处分。
③小张 参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A.独立 违反 志愿 B.独力 违反 自愿
C.独立 违犯 志愿 D.独力 违反 自愿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①陈祖德在棋坛 中不断战胜自己,与病魔顽强抗争。
②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曲小说 了重视情节的特点。
③正确的审美观是我们在 的小说世界中阅读时的航标灯。
A.生命 出现 良莠不齐
B.生命 出现 鱼目混珠
C.生涯 呈现 鱼目混珠
D.生涯 呈现 良莠不齐
7.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配合教学,选材新颖, 多样,深浅适度,内容丰富。
②他 嗓子不好,不肯唱歌,令人扫兴。
③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 ,28个省市颁布最低工资标准。
④投放资金的外国合作公司,必须 其在合约中的投放现金总值。
A.题材 推脱 权益 申明
B.体裁 推托 权益 申明
C.体裁 推托 权利 声明
D.题材 推脱 权利 声明
8.依次填入下面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1)为防范贩毒分子的偷渡,许多国家都在 增设了边卡。
(2)民主和集中这两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 开。
(3)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也许是 的,老农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A.边界 分割 微不足道
B.边境 分隔 微乎其微
C.边境 分割 微不足道
D.边界 分隔 微乎其微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①他没有听清我的话, 了我的意思。
②国际互联网的建立, 了各国文化,传递了最新信息。
③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 。
A.曲解 沟通 滔滔不绝
B.误解 勾通 侃侃而谈
C.误解 沟通 侃侃而谈
D.曲解 勾通 滔滔不绝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 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 象仍然存在。
②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 受用不尽。
④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 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
A.法治 限制 终生 激励
B.法治 制约 终生 激励
C.法制 限制 终身 激发
D.法制 制约 终身 激发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我还不料, 不信竟会下劣凶 残到这地步。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何至于无端地在府门前喋血 呢? 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又证明着这 是杀害, 是虐杀, 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A.但是 也 而且 更 但是 因此 虽然 但是 由于
B.然而 也 况且 更 然而 而且 不但 简直 因为
C.但是 也 而且 更 但是 并且 虽然 而且 因为
D.然而 也 况且 更 然而 而且 不仅 更加 因此
12.为下面一段文字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上午8时20分,( )又大雨滂沱。( )泥石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连续流。这种连续流( )十分粘稠,( )呼啸吼震,来势更加迅猛。
A.忽然 后来 仍旧 都
B.突然 接着 一直 却
C.突然 不久 仍然 但
D.忽然 然而 仍然 但
1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的虚词正确的一组: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之间的不平衡, 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同时也表现为 一种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 两者之间日趋表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缩小和消灭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 需要从经济本身着眼, 需要长远的目光,从消灭知识差 距和教育差距入手。
A.既 并且 不仅 更
B.因为 所以 不仅 更
C.既 并且 如果 那
D.因为 所以 如果 那
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况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
A.由于主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 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 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
B.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 事物各部分的或方面的本质联系。
C.《雄关赋》中关于“真正艰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的议论, 就
属于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的一种议论。
D.散文可记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然而这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杂处于一起。
17.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前中关村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销售的竞争,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和科技开发的竞争。
B.要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素质,虽然要解决语文教师的业务进修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尽快建立流动优化的人事制度。
C.进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但是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质的语文教学又必然首当其冲。
D.刘勰的《文心雕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 却显然不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A.岳飞戎马一生,是一位抗金英雄,可是最后终于被奸臣害死在风波亭。
B.难道可以不把这些知识水平稍低的人列为知识分子吗?
C.这部电影,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存在严重的错误和缺陷。
D.既然他名字上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
19.下列各句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组:
①校外马路上的摊贩市场在被取缔不到一周后,又 ,再次喧闹起来。
②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新纳粹势力 。
③自从局长退下来后,门前的小路一改往日 的热闹,重又恢复了它的静谧。
④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驶, 。
A.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B.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
C.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 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
D.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 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二恶英成了当令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 写成“二恶英”,有的写成“二恶因”,有的写作“二巫英”。
B.刚刚兴起跳交际舞的时候,我和妻极看不惯。不但自己不入“舞流”,而且还颇有微言。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21.下列各句中画线处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约旦国王侯赛因生前曾多次在为化解战争危机的谈判中,晓之以理,折冲樽俎,维护了中东地区的和平。
B.侯老很动感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
C.李向群在抗洪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新时期的雷锋。
D.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
C.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
D.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
2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 现。
B.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C.他在哲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
D.经过她耐心的解释,我心头的疑虑就成了过眼烟云。
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 大火。
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 ,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D.这们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决不能掉以轻心。
B.在这场足球比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C.这处游览圣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对于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甲A联赛第一阶段,大连万达战绩差强人意,主教练徐根宝被迫提出辞职 。
B.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上,紧握钢枪,虎视眈眈地望着敌营。
D.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共产党人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成金科玉律。
B.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C.有多少原可发现的东西由于才能所限而失之交臂。
D.李大夫用针灸疗法,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
2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根据他的来信,我按图索骥,七弯八拐终于找到了他的家。
B.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实习中,我耳濡目染了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很受感动。
D.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几年他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
30.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如果对所要说的道理毫无情感,勉强敷衍公事地把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 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情感,就会 ,全神贯注,思致风发,新的意 思就会 地涌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 ,文从字顺, 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A.信手拈来 意到笔随 兴会淋漓
B.兴会淋漓 源源不断 意到笔随
C.意到笔随 滚滚而来 信手拈来
D.字斟句酌 源源不断 兴会淋漓
第二节 参考答案
标点
1.C 2.D 3.(1)②③⑤⑧ (2)②在“办起”和“三所”中间加“的” ③把句中的两 个逗号改为顿号 ⑤把“新闻界”改为“新闻单位” ⑧把“某些”改为“别的”“其他 ”等词语。 4.A 5.A 6.B 7.B 8.B 9.略 10., —— 。 : , ; , ; ( 、) ; 。词语
1.C 2.C 3.C 4.B 5.D 6.D 7.B 8.A 9.C 10.D 11.B 12.C 13.A 14.D 15. C 16.C 17.A 18.B 19.D 20.A 21.C 22.D 23.A 24.B 25.C 26.D 27.B 28.C 29.A 30.D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