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职高第一册期中试卷

时间:2005-03-09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一把手  访问:

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⒈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脍(huì)炙          赁(lìn)屋        横亘(gèn)           萌孽(niè)
B、汴(biàn)京        参(cān)差      掰(bāi)开            兀(wù)立
C、犄(qí)角        小憩(qì)        当(dàng)铺         水獭(tǎ)
D、桀(jié)骜         汆(cuān)汤       惩创 (chuāng)    浸渍(zì)
⒉下列选项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团花簇锦        常歌当哭        因地制宜       立竿见影
B、赏心悦目        广有羽冀        良师益友       忐忑不安
C、难可明状        殒生不恤        鞠躬尽瘁       马革裹尸
D、聊胜于无        死而后己        五彩缤纷       锋芒毕露
⒊给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⑴龟(龟甲)裂   ⑵伫(长时间的站立)立   ⑶迁徙(迁移)  ⑷鲜(新鲜)为人知    ⑸深味(味道)   ⑹横亘(横跨)   ⑺暮霭(云雾)  ⑻聊(无聊)胜于无   ⑼酒肆(店铺)  ⑽平添(凭空增添)
A、⑴⑵⑷⑺      B、⑵⑶⑻⑽      C、⑹⑺⑼⑽       D、⑸⑻⑼⑽
⒋按短语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⑴台湾蝴蝶甲天下  ⑵团花簇锦  ⑶山峦爽朗  ⑷惊心动魄  ⑸记念刘和珍君  ⑹风景秀丽  ⑺干练坚决  ⑻独具特色  ⑼快活极了  ⑽体型严整  ⑾饱览春色  ⑿广有羽冀  ⒀爽心悦目  ⒁发展演变  ⒂得景建筑  ⒃艺术之城
A、⑴⑵⑷⑺/⑶⑸⑾⒂⒃/⑹⑻⑼/⑽⒀/⑿⒁
B、⑴⑶⑹⑽/⑵⑷⑺⒀⒁/⑸⑻⑾⑿/⒂⒃/⑼
C、⑴⑹⑺⒀/⑵⑻⑼⒁⒂/⑶⑽⒃/⑷⑾/⑸⑿
D、⑴⑻⑼⒂/⑵⑹⑺⒀⒁/⑶⑸⑿/⑷⑾/⑽⒃
⒌依次填入下列句中各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C         )
⑴楼的     繁简不一,人们常见的钟楼、鼓楼、城楼是较简单的     。
⑵据说,仅“黄蝶幽谷”一处,一年就能生出二百万只       蝴蝶。
⑶重庆的大足石刻             中外。
A、形式   体型   五光十色   知名    B、型式   造型   五颜六色     著名
C、体型   型式   五彩缤纷   驰名    D、造型   形式   绚丽多彩     有名
⒍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C       )
现经研究证实,                 。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便于长期运输。
A、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
B、温度保持在1℃到5℃左右,可贮藏三十天。
C、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D、温度保持在1℃到5℃左右,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⒎下列选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D      )
A、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此句描绘出威尼斯的总形象,运用了把形状与色彩相结合,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描写手法。)
B、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但只有一册,就是被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此句在幽默的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
C、《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诗句为题,不但文艺性强,而且表明了说明对象、产地、成熟时间、成熟时颜色四种意思。
D、吃荔枝时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花桃雨后娇”。(此句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⒏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部参加了这次知识竞赛。
B、在这次座谈会上,张强端正了学习态度。
C、经过努力,存在的问题不是不难解决的。
D、旧中国是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
⒐下面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威尼斯》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B、《天山景物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碧野。
C、《记念刘和珍君》的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文中鲁迅表明了他并不赞成徒手请愿。
D、《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藉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⒑下列知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
A、写景状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而且可以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写景中的抒情有借物抒情和即景抒情;状物中的抒情有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
B、复杂的记叙文中,有的以记事为主,有的以记人为主。叙事为主的文章应做到条理清楚,记人为主的文章应重视选取最具典型意义的事情。
C、说明的顺序一共有四种,它们分别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程序顺序。
D、诵读的重要作用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速读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筛选和取舍,作进一步的研读。
⒒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B、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C、“南州六月荔枝丹”中的“六月”,指的是阴历六月。
D、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
⒓对下面单句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A、主语是“中国军人”、“八国联军”,谓语是“抹杀”
B、主语是“中国军人”、“八国联军”,谓语是“被”
C、主语是“伟绩”、“武功”,谓语是“被”
D、主语是“伟绩”、“武功”,谓语是“抹杀”
(二)、按要求填空(共6分)
⒈写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⑴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对偶  )
⑵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
⑶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  比喻  )
⑷这象征着哈萨克族不幸的湖,今天已变成实际的幸福湖.( 对比    )
⒉默写。(2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⑴我没有亲见;  听说 , 她 , 刘和珍君,  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⑵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赅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赅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⒈本文段选自课文《记念刘和珍君》,此课文出自鲁迅的《华盖集续编 》。(2分)
⒉给第⑴段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⒊第⑴段多用短语的作用是( C  )(3分)
A、简洁、明快,有利于表达愤怒之情。
B、行文活跃,避免平淡,有利于充分表达作者的悲愤情感。
C、一字一顿,有哽咽之感充分表达了作者悲愤痛惜之情。
D、节奏紧凑,充分表现青年学生被屠杀时毫无精神准备。
⒋第⑵段里要在刘和珍三人前加上“微笑”、“和蔼”、“沉勇”、“友爱”等字眼,其原因是( D )(3分)
A、表现了三位女学生的文静                 B、表现了三位女学生的善良
C、表现了三位女学生的团结和互助      D、既是A,又是B和C
⒌这两段文字主要记叙了刘和珍遇害的经过,赞扬烈士临难不苟互相救助的高贵品质 。第⑴段用的表达方式是 记叙,具体叙述了刘和珍遇害的经过,其中用“罗网”一词,揭露段政府的虐杀是有预某的;第⑵段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同时融入了议论。(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⑴在天山的高处,常常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⑵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⑶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光山色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⑷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⑸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⑹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⑺如果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⑻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           、            、           、            ,非常分明。⑼传说中这么一个湖,湖水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下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
⒈第⑴句是一个单句,句中有主语吗?如果有,请在原句中用符号标出来;如果没有,请补出来。(2分)

没有,可以补为"你".

⒉文中空出的四个词语分别是⑴淡蓝、⑵深青、⑶银白、⑷墨绿,其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⑴⑵⑶⑷                                  B、⑴⑶⑵⑷
C、⑶⑴⑵⑷                                  D、⑶⑴⑷⑵
⒊这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湖的?(3分)
主要是三个方面: 湖水、 天 、 湖色。
⒋对这段文字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⑵⑶                                        B、             ⑵⑶
        ⑴   ⑷⑸                                                  ⑴   ⑷⑸         ⑼
             ⑹⑺⑻⑼                                                  ⑹⑺⑻
C、          ⑵⑶⑷⑸                                D、    ⑵⑶⑷⑸
         ⑴                                             ⑴                  ⑼                                                                                       
             ⑹⑺⑻⑼                                         ⑹⑺⑻
⒌文中有一处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映衬手法,请把它找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⑸ )(2分)
⒍从文中⑺、⑻句可以看出,其采用了由近到远的观察方法。(2分)
三、作文。(40分)
要求:⒈写一篇叙事记人的文章,题目自拟。
           ⒉字数600字以上。
           ⒊字迹清楚,工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