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作者在平平常常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文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难点攻不破,学生的认识只会停留在较浮浅的层次,不会更深地理解这类散文的艺术价值,甚至会把它当作写实的说明文,因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力争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是十分必要的。 方案之一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流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新鲜可爱的萝卜,然而作者仅仅是客观地、如同写说明文那样写一个“物”吗?我们从作者笔下的“萝卜”能不能看到作者的心情?同学们自己先找一找文中流露作者感情的地方(词、句、段)学生自读,也可互相讨论。 2.请同学们说说找出的内容,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3.教师点拨学生:这种感情表达的方式不是直抒胸臆,也没有用华美的辞藻和修辞,只是在清新、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是在平平常常的叙述中渗透着的。 方案之二 教师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确定重点诵读的段落(第1段、第8段、第12段、第21段、第26段) 教师可先范读其中的几段,让学生注意听、初步感知一下其中的情感。 请同学读,读后师生共同分析一下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不够好,读得不好的地方,往往是学生没有把文中凝聚情感,颇有感悟的词语读好,这时教师就应从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进行诵读指导。 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之后,让每个同学都在课堂上轻声诵读,以便在津津有味的读书中细细体会其中丰富、美好的情感。 方案之三 与一段写萝卜的说明性文字相比较,体会作者抒情的特点。 “水萝卜:水萝卜也称杨花萝卜,因在春天杨花飞舞时上市而得名。外形类似圆柱型,长约十五厘米,直径约三、四厘米,外皮颜色鲜红,极脆嫩,可生吃或熟食。” 教师读或用投影仪展示了这段文字后,让学生把这段文字与课文中写小水萝卜的那些文字相比较,让学生讨论这两段文字的突出不同点(说明性文字:准确客观;课文写水萝卜:生动、自然、风趣,饱蘸着作者的情感) 类似比较方法也可设计在其他段落的教学中。 方案之四 学习侧面描写事物的方法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重难点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同学们对侧面描写段落(12、13段)的感性认识。如可提问:课文的第12、13段与课文的第8、9段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在同学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概括一下什么叫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事物的描写中间接烘托出所要写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