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天山景物记》教案7

时间:2005-04-09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dufuqiu  访问: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按一定的顺序把丰富的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的记叙特点。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3.体会贴切、生动的语言。

  4.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感情。

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

  课文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教法运用:

  (1)按“思考和练习一”要求,指导预习,促使学生通览全文,理顺主线。

  (2)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拟设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辨析词语、讨论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记”名词,意为游记,确定了文章体裁;“天山”限制了描写范围,“景物”指明了描写内容;可见题目朴实、明确。

  二、简介作者。

  碧野,原名黄潮洋,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2月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并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共出版了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集。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和散文集《月亮湖》是他的代表作。他于1955年到1960年,先后两次去新疆深入生活《天山景物记》就是这个时期写的,被选入《1949—1959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

  三、课文概述。

  全文分三部分。开头小引,概括描述天山的地理环境和它的壮丽景色;主体由冠以小标题的四节组成,集中而有顺序地介绍天山的各种景物;结尾总结全文,再用呼唤语,表达作者“重游天山”的意愿,热爱天山景物之情溢于言表。

  四、辨析词语。

  “连绵”、“绵延”:两者都含有“不断”的意思。但是前者着重于“连”:连接;后者着重于“延”:延续。

  “萦绕”、“围绕”:两者都是动词,含有“缠绕”的意思。但是前者着重于“萦”:盘旋;后者着重于“围”:周围,即对某事物在其周围环绕。

  “清晰”、“清澈”:两者都是形容词,含有“洁净”的意思。但前者着重于“晰”:明白,即清楚度;后者着重于“澈”:透明,即不混浊。

  “汇成”、“形成”:两者都是动词,含有“完成、变成”的意思;但是前者着重于“汇”:汇合,文中是说由雪水聚集而变成(溪流);后者着重于“形”:变成,文中是说“浪花”由于水石相击,往上抛而变成(白莲)。

  “透射”、“映射”:两者都是动词,含有“放出”的意思;但前者着重于“透”:穿透,文中是说(阳光)穿透(水层)照射到(水底);后者着重于“映”:照,文中是说(雪峰的红光)照射到(牧场上)。

  “融化”:动词用,意是“溶化”,文中是说雪变成水;“消褪”:动词用,意是“消失”,文中说是红光逐渐消失。

  “五彩斑斓”:意是颜色繁多,灿烂多彩。多用于体积小的事物和范围小的地方,文中是说(水石在阳光照射下)灿烂多彩;“金碧辉煌”:意思异常华丽光彩,多用于体积大的事物和范围大的地方,文中是说(牧场在雪峰的红光映射下)华丽非常,光彩夺目。

  五、课文分析。

  启发思考:本文写的内容比较多,从全文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的呢? 提示:全文组织材料的顺序是按空间的变化,即从山的外围和低处写到深处和高处。

  “雪峰·溪流·森林·野花”先提“进入天山”,看到的是“雪峰”、“溪流”;次提“再往里走”,看到遮天蔽日的“森林”;再提“再往里走”,迷眼扑面的满是山脚下溪流旁盛放的“野花”。在山脚下,作者驻足于“迷人的夏季牧场”,写出牧场的白天和夜晚,深入到牧民家作客,游踪便明显地由外写到内。接着由夜牧自然地引出“野马”,写“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等奇珍异品。由山脚下的“旱獭”写到天山雪线以上的“雪莲”,进而写天山高处的“天然湖”,最后写低处的“果子沟”,明显有首尾圆合的效果。

  六、布置作业。

  思考课本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主体几个小节的记叙顺序和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思考:课文主体部分(即第二部分)有四节,每节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提示:《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这一小节是从山的外围写到深处,先写进入天山看到的景象,接着写原始森林,进而写天山深处繁花盛开,五彩缤纷。《迷人的夏季牧场》主要是以时间和景象的变化为序,写了白天的晴景和雨景,写了黄昏、晚饭和深夜和情景,集中反映了千里牧场的迷人景色和牧民的幸福生活。《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分别写天山的各种奇珍异品,先写黎明时看到野马,再写日出后草原千里通明,最便于发现蘑菇,接着从低处往高处,写山脚下旱獭的洞穴和雪线以上的雪莲。《天然湖与果子沟》则是从高处写到低处,描绘了天然湖壮美景色和果子沟的丰饶。

  二、提问:如果把第3、4节的小标题顺序分别改为“雪莲·旱獭·蘑菇圈·野马》和《果子沟与天然湖》可不可以?为什么?

  提示:第3节承接第2节由夜牧自然地引出“野马”,接着日出,引出“这时最便于发现”的“蘑菇圈”,进而写同“在牧场边缘的山脚下”的“旱獭”,然后由“山脚往上爬”“在那天山雪线以上”看“雪莲”,并和“在天山的高处”的第4节写的“天然湖”连接起来,然后再循山涧而下,写“果子沟”与开头圆合。所以说,这样的顺序有其写景物相互关系上的必然性,难以任意颠倒。

  三、本文写景状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景物的呢?试以主体的第3节为例说明。

  提示:写“野马”,特点是写“野”。与家马比较,一是外形特征不同,特别表现在鬣鬃上;二是生活习性不同,着重表现于“合群”和“护群”方面。写“蘑菇圈”,着力写它们不同于别的蘑菇圈的特点。一是形,“又大又肥厚”;二是味,“鲜嫩无比”。写“旱獭”,特点是写“旱”。这不同于水獭,一是生活环境,住于“洞穴”;二是体态特征,“胖墩墩,圆滚滚”“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不同于水獭。写“雪莲”,特点是写“雪”。它的生长环境——“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它的生存条件——“汲取着雪水,承受着雪光”;它的特质色彩——“一朵朵玉琢似的”、“蓝洁晶莹”。作者写其他景物也体现了善于抓景物特点写景物的特色。

  四、填写下面的表格。

  内容

  各部分顺序

  全文顺序

  雪峰·溪流·森林·野花

  从山的外围写到深处

  天山自然风光 

  迷人的夏季牧场

  主要以时间和景象的变化为顺序,还有从外到内,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

  牧场景色牧民生活

  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 

  主要以奇珍异品,发现时间的早晚,分布的高低为序。

  天山的奇珍异品 

  天然湖与果子沟

  从高到底 

  自然风光

  自然资源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课文练习二,从课文中找出几个词语,概括全文所描绘的景物的共同特点,并归纳主题。

  提示:能概括全文所描绘景物共同特点的词语是:艳丽迷人、优美、幽静、五彩缤纷、奇丽、灿烂、晶莹。

  本文所写的景物繁多。润饰景物特点的词汇也异常丰富,因此选择标准的关键是“共同”两字,就是说没有具备“共同”这因素的就不是所要选择的,如写黄昏落日牧场的“金碧辉煌”,写雪莲的“玉琢”“蓝洁”,以及天然湖的“明净”“墨绿”等。

  本文的主题是:文章描绘了祖国西北边疆奇丽的天山景物,歌颂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抒发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新社会生活的深厚感情。

  二、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

  1.本文用比喻有三十多处,其中有用来喻形状的,有用来喻动态的,有用来喻静态的,有用来喻声音的,有用来喻色彩的,有用来喻感觉的,有用来喻感情的等等,试各举一例,领会体味。

  提示:

  喻形状的:“密密的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像许多飘曳的缎幅。”

  喻动态的:“水从悬崖上像条飞练似的泻下。”“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喻静态的:“无边的草原是这样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

  喻声音的:“风从牛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丁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

  喻色彩的:“雨洗后的草原更加清新碧绿,像块巨大的蓝宝石。”“那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喻感觉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喻感情的:“好客的哈萨克牧民都会像对待新兄弟似的热情地接待你。”

  喻数量多的:“就很容易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

  喻体积大的:“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

  这些清新、形象的比喻无不增添了语言的优美、生动。譬如“思考和练习”四的第“1”题以“像秋天似的凉爽”就喻出七月天山气候凉爽宜人的可感性。再如第“2”题以“像无数撑天的巨伞”就形像地喻出了枝叶繁茂,高劲挺拔的松树的恣态等。

  2.本文也多处运用映衬写法,既有正面映衬,也有反面映衬,试各举几例并作说明。

  提示:

  正面映衬:

  “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落晶余辉衬得景美了,人也美了。

  “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草原碧绿,太阳金辉,牧群五彩映衬得无比艳丽多姿。

  “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和湖水相衬,相得益彰,湖水的清澈跃然纸上。

  反面映衬: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蓝天衬雪峰固然显得空间的开阔,更感雪峰的巍峨壮观。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以有声响来映衬更幽静,刻画了高山密林的特点。

  “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以暮霭反衬红火光,景像绚丽,也显示牧民生活的多姿彩。

  “湖水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就在这个湖边,传说中的少女的后代子孙们现在放牧着羊群。”——以过去映衬现在的欢乐,以压抑映衬高扬,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3.本文组织材料,安排顺序很有特色,而遣词用句的顺序连贯也很严谨。分析下列词句的顺序安排,能否调整?为什么?

  词序方面:

  ①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

  ②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③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句序方面:

  ④……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⑤渴了你可以先喝一盆马奶,饿了有烤牛排,有酸奶疙瘩,有酥油饼。

  ⑥山峦爽朗,湖水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提示:

  ①按习惯讲法顺序,不能调整。

  ②承“清楚”一词,由大到小顺序,而且末词“红羊”与“太阳”光色相接,不宜调整。

  ③承“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按光色的由浅及深顺序,不能调整。

  ④按由下及上的顺序排列,缘于承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的语境。不能调整。

  ⑤承“饿”字,对吃的由主及次顺序。不能调整。

  ⑥由山到湖,由白天到夜晚。前者基于天然湖是在天山高处的缘故,后者是常规排列,而且也和第二节呼应。

  三、启迪思维,提高迁移能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

  一日清晨,微风乍晴,我看到树枝上 粒粒珍珠,那样光洁,那样莹润,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在闪灼明灭,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绿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说来,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虫害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 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弹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你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寒风里 着。夜来秋雨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 了一枝嫩芽。等到这枝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4.不是文中的“你”所称代的一项是:

  A绿叶 B 陈叶 C黄叶 D落叶

  提示:不是“你”所称代的一项是

  B。 先从文段直接提供的信息看,

  A项___。“你迅速长成一片绿叶”。

  C项 “你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

  D项___“你早已零落地下”。

  而B项的“陈叶”是不属文中所提的季节所指的。

  5.文段写“叶”的特点,是按不同的时令写的,按时令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

  A绿叶 叶荫 浓叶 叶落

  B叶芽 青叶 叶茂 黄叶

  C绿叶 青叶 浓叶 黄叶

  D叶芽 叶荫 叶茂 叶落

  提示:正确的一项是C。文段中有直接提供根据:“绿叶” 春天“你迅速长成一片绿叶”;“青叶” 初夏“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浓叶” 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黄叶” 秋天“你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

  6.文段写景物,顺序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叶的变化为顺序。

  B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

  C以草、叶的消长为顺序。

  D以四季的更替为顺序。

  提示:顺叙方法正确的一项是B。骤看D项正确,但仔细看,文段写的和选项所提的“四季”不全部对应,所以不是正确选项。C项,文段没有写“草”的消长;A项是文段叙述的线索,而且叶的变化是由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的,所以“B”是正确选项。

  7.按文段划线处顺序填充正确的一项是:

  A长满 遮蔽 倒挂 冒出。

  B缀满 遮盖 垂挂 长出。

  C长满 遮盖 倒挂 长出。

  D缀满 遮蔽 垂挂 冒出。

  提示:填充正确的一项是D。辨识这类题,关键一是了解选项词义,二是文段语境,特别是后者。从第一个填充看,B、D胜于A、C,因后者的文彩逊色于前者;再看第二个填充,A、D胜于B、C,因后者的合理性不足;再看第三个A、C的填充,用“倒挂”是不通的。至此,选D项应确定无疑了。

  五、作业

  联系本文阅读本“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基础知识·散文的形和神”部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