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法,而又教无定法,语文课的教学亦是如此。但是“无法”却要有原则。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内容并突出重难点,而且要采取适当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一、教学目的的制订,要以培养读写能力为主 我们的教授对象是职专学生,《幼学纪事》又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对这课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具体地说,教师要布置自读作业,做前期预习,以培养自读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全部书面完成,或部分书面完成;题目或难或易,但都要求认真做好准备,以顺利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围绕教学目的,突出重点 对于教学内容,不宜平均使用力气,多头并列。做为自读课,更要突出重点,但又不能单打一,因为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与以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为主的教学目的相对应,教学内容要统筹协调,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此带动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幼学纪事》一课的教学,要在学生课前自读准备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对重点题目进行讨论,并做适当点拨,使学生领会文章所叙述的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苦难,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使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记叙的顺序;还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幽默而又辛酸的语言风格。 在具体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案,既保证能力的培养,避免教学内容的多而杂,又保证基础知识的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和环节的设计,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安排若干方面的训练,组织若干个训练环节,环环相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解课文与认识客观事物之间、读与写之间的转化,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巩固到巩固,从不灵活到融会贯通。其中最要用力的是读写之间的转化过程,或模仿借鉴,或启发创造,从课文阅读中提高说写能力,也通过说写实践来提高训练质量,并加强说写结合,避免并消除读写脱节的训练盲目性。就本文《幼学纪事》来说,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要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可以让学生概述文章内容;再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理解藏在笑声背后的辛酸的语言特色。 总之,我们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充分的训练实践和有效的指导,保证每一阶段都能到达应有的训练程度,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落实与完成。 四、课堂教学要保证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训练有机地结合 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应是训练方法,应避免教师的讲替代学生的练,这个“练”又应是各种活动相配合的。如辨析词语,编写提纲,概括大意,还有思维和理解训练,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更为重要。 本文是自读课教学,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理解文章的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中心与材料的关系上,并且,对于职专生的训练,更应着重于表达能力的训练,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叙述。 总之,做为自读课,同其他课一样,要有教学设计,当然并不是为了炮制一套或几套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或方法,而是为了更好地因材(并且要因“才”)施教,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