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2.领会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描写的用意,理解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3.了解文章选材和结构上特点 【教学重点】 1.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2. 了解文章选材和结构上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描写的用意,理解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后移居美国,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物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的巨大的贡献。本文是他回忆其好友,著名的物理学家邓稼先的一篇文章。 二、课文导读 1. 浏览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最关键的语句、文中的小标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所提供的信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介绍了邓稼先为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所作的贡献;展示了邓稼行那"碎首黄尘燕然未勒功"的一腔热血;对邓稼先的一生作出了最恰当的评价。 2. 注意文中写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文十分注意将人物的描写与具体事件的叙述结合起来。没有典型的事件,人物的行动也就无从依傍,人物的性格就无从体现,人物的思想就无从寄托。围绕邓稼先作者写了他为中国国防作出的巨大贡献,一生的经历,在工作场地的情况,席间送信等事例。 3.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1、着力表现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这是人物形象最主要的闪光点,也是作者歌颂的重点。如果说一二部分是概述的话,那么三、四部分通过对邓稼先具体行动的描述,表现他的奉献精神;最后以"永恒的骄傲"结束全篇,画龙点睛地讴歌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2、从鲜为人知这一角度,全面地介绍邓稼先光辉的一生。如从他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逝世为止,概述他的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3、小中见大。作者在赞扬他的品格时侧重选择一些平常小事,于细微之处见深情,于平凡中见高尚。 三、作 业 归纳作品中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一、课文讲解 1.人物形象的归纳 作者笔下的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 人物描写的方法 本文刻画人物采用了多种方法,主要有人物的行为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最有特色的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巧妙地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表现邓稼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的那种奉献精神。 3. 人物形象塑造的特色 人物形象的形成往往与人物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课文与众不同之处是,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下,将人物的酝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一定的高度。如课文第1部分,文章叙述了一百年前后中华民族的耻辱,然后笔锋急转,镜头拉回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叙述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不平凡的引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章的主人公出场了。文章把人物和背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其次,作者十分注意挖掘人身上体现出来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文章写邓稼先的为人 是与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与中国几牛年的传统文化分不开,将人物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二、作 业 书后练习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