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对不同应用文体裁的辨析能力,能初步掌握不同类型文章对文章内容、结构、语言、格式等的不同特点。 2.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能做到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与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到社会中去搞调查,学会提问,学会记录并整理成文的能力。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指导与实践写作练习相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出两种“提纲”内容、写作、结构、遣词造句特点。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由学生试讲两种“提纲”在写作上的特点。 导入新课: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导入对文章的指导阅读。 首先指导“发言提纲”的阅读,应抓住几个重点:标题、形式、目的,安排要求,听讲对象,用语。 板书 由学生读文章对各报归纳出应写的具体内容(师生讨论,教师归纳,并板书)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内容见板书之二结尾句 课上练习:由学生自己模仿教师“发言提纲”一文的引导分析,归纳,自己阅读“汇报提纲”并列出提纲课上完不成,课下按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总结“汇报提纲”一文特点,指导社会调查实践。 教学过程: 检查复习预习:由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写好的分析提纲。 导入新课:教师由订正学生的提纲入手,理出“汇报提纲”的全文纲要。板书 教师在总结后应从应用文的具体内容,进一步讲清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要求。 组织、指导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写出“汇报提纲”。 可组织3—5人一组,指导学生选定采访目标,列出初步采访提纲,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写出“汇报提纲”。 采访目标提示:身边的模范人物,企事业单位的中层负责人。 采访对象可从学生家长或亲朋中选定。 作业讲评可在学生作业交上后,经教师选评,运用展示对比法让学生找出成功之处和差距所在。这样就比单纯评分强,可以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使学生学得活,学得扎实,对其上岗后的工作能力是个很好的培养提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