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一是评价人物,二是评价结构,重点十分明确。至于作者是如何进行评价的,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作者在写法上十分注意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结论。文章终始以一组人物为例:林冲、杨志、鲁达。通过对这三个典型人物的评述和分析,证明作者关于《水浒》人物描写和结构特点的观点,增强了结论的说服力量。同时,这三个例子之间又有相互对照和比较。他们三个人同是军官出身,都是武艺高强,又都不想落草,从三个人不同的遭遇中可以看到三个人不同的性格,而不同遭遇的必然性又是通过不同的思想意识体现出来的,也导致了人们对这三个人的不同态度,从而使最终的结论言之有据。再如,讲《水浒》的结构特点时,用“林冲”与“杨志”在情节安排上的区别,说明故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即前后勾联,疏密相间,变化错综。文末,作者还以《红楼梦》与《水浒》作比较,说明《水浒》人物描写和结构两方面的成就。 文章同时运用举例论证和比较论证的方法,为比较而举例,通过举例进行比较,对一组人物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揭示人物间的不同,从而充分而又简明地证明作者观点。此外,作者对原文的概述方式及评点方法也是值得学习的。 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在选入课文时删节了关于“《水浒》从这三个人的思想意识上说明这三个人出身于不同阶层”的论述,对全面理解作者观点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时代的需要,如略去这一部分,可以从“个个面目不同”去理解人物描写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