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 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说明文的内容看《南州六月荔枝丹》《闽中桥梁甲天下》《眼睛与仿生学》《台湾蝴蝶甲天下》等等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因此,说明文教学笔者认为决不能舍弃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趣的机会,而应该是让学生在吸收课文原有知识养料的同时,触类旁通适当地或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讲授本课时,为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生发拓展课堂 因为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东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所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套话,他们一点就熟了,何需我们老师喋喋不休!于是笔者就采用了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本课时,在点明本课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理清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桥梁,即福建桥梁建筑状元的泉州洛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的安平桥,我国十大古名桥之一的江东桥,技术精湛,构造奇特的东关桥和又叫屋桥或桥亭的厝桥。介绍时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古代的几种桥梁,加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生发拓展课堂。 延伸课内课外 在讲授完基础知识、基本结构、说明方法等后,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对桥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向学生介绍了“桥梁史话”。从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时,在今宜昌和宜都之间,架设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到建于1803年,世界上著名的竹索桥--灌县的安澜竹索桥;从 1957年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状况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到1969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并使用国产高强钢材的现代大型桥梁建成的举世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从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钢筋混凝土主梁的斜拉桥——1925年在西班牙修建跨越但波尔河的水道桥到西班牙的卢纳巴里奥斯桥、香港青马大桥、日本明石海峡桥和华夏第一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这样,学生了解了我国和世界桥梁的概况,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全面而又开阔,延伸了课内课外,也为其继续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阅读方法传授 在职高教材中,这一单元是说明文的最后一个单元,为了让学生结合前几册所学的知识,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方法,我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 弄清说明对象 阅读一篇文章,要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对象,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整体看一篇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二是从部分看说明的是这一事物的哪一个方面,即一篇文章的具体说明对象,阅读时需特别注意。 整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或是静态的,或是动态的,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的内部规律性,这种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 (二)抓住对象特征 要准确地理解说明文的内容,只找到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还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一篇说明文是否达到说明的目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 (三)理清说明顺序 说明文要有一个清楚而又合理的条理,这就是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阅读文章或语段时要注意从这三个方面去把握。 空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先中间后两边等顺序。 时间顺序一般有从古到今,从过去到现在等顺序。 逻辑顺序有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等。 如何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呢?一般地说,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都有表明顺序的语言标志,如方位词、时间词等。理清逻辑顺序,要先概括每段的说明内容,再分析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理清说明顺序。 有些说明文,可以综合运用几种说明顺序,使说明的内容更加条理化。 (四)了解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 明确常见的7种说明方法的概念时不要死记硬背,而要能具体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同时还要能结合文章,分析它的作用。 (五)体会说明语言 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这是说明文的特点所决定的。准确,就是要按照被说明事物的实际情况,运用最确切的词句,恰如其分地把事物表达出来。在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理解那些选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析它在文中或句中的作用。 (六)了解文章结构 说明文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结构关系。 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 递进式:后边的说明是在前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可派生三种情况,即总分式、分总式和总分总式。 当然,针对某一篇文章或某一具体段落,几种结构形式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交替使用,有时大层次之间按照一种结构形式安排,而其中的某一小层次采取另一种结构形式。 这样,学生对职高说明文学习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系统的梳理,也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升华和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