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1

时间:2004-12-18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一把手  访问:

【教学目的】
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手法,体会与《森林写意》在写作特色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
朗读、讲析、讨论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
(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二、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红柳树。
2、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3、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了  A、拟人  B、 叙述  C、描写。
  明确: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选 C、描写。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
a 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b "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c"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d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e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a 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三、小结本堂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
二、串讲课文:
1、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
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学生找:
"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3、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
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
是这些吗?同学讨论2分钟
a: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b: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4、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a: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b: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c: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小结: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a: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b: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c: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小结: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
5、下面请同学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
时间为5分钟,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5分钟)
a:文中的比喻句有:
(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
(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b:本文的描写有: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
(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
(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
(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
(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6、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
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
(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a: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
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7、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我们应怎么做?
a: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小结课文: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作为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课文练习
一、注音:
皱褶( ) 谷穗( ) 铁锨( )
逶迤( ) 枝桠( ) 遒劲( )
訇 ( ) 镂空( ) 尸骸( )
二、思考题:
1、 如何理解课文中挖掘红柳的悲剧意义?
2、 文章的题目有无其他含义?
3、 请概括文章的主题
4、 文章的抒情有何特色?
5、 本文和森林写意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三、参考答案:
1、挖掘红柳的可悲不仅在于人们亲手毁灭对人类有巨大的贡献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破坏了生态环境,更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
2、表层含义是说红柳生长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离太阳最近"。深层含义是显示了红柳生长的气势,透露了他伟大的力量。联系挖掘红柳,可见悲剧效果已从主题上含蓄地表现出来。
3、文章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以及挖掘红柳的叙述,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之情。
4、将赞颂悲叹之情寓于平静的记叙描写之中。
5、本文和《森林写意》一文都表达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主题一致。但《森》是采用全景式来表现作者对森林的思考辐射面很宽,结构很活泼,写意的味道很浓;而本文则从一个典型事件入手,由一点向纵深处开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