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疆伊宁11月26日电(记者白旭)维吾尔族老人苏力坦·吐尔逊提到孙女时眼里泛起了泪光。
哈丽莎·亚力买买提出生三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五个月后去打工,然后便杳无音信。不久女孩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需要十万元。
67岁的吐尔逊和老伴家住新疆伊犁的伊宁县,靠种地一年收入只有五千元。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睛,他们心里很难受,“这可咋办啊?”
在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界上的霍城县,40岁的玛依努盼着丈夫赶快回来。
2011年12月,她的丈夫由于偷盗被判入狱五年。全家的生活从此彻底改变了。玛依努患有肺结核,家里虽有六亩地,她却不能干重活,该怎样养活两个上学的儿子?
这样的压力下,一贯成绩优异的大儿子叶尔兰辍学了。
儿童福利主任的出现给苏力坦和玛依努这样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在福利主任的帮助下,哈丽莎免费完成了手术,他们到乌鲁木齐做手术的路费和伙食费也报销了一半。福利主任还给他家申请了低保,每个月可以拿到150元。
辍学的叶尔兰获得了免费上职业学校的机会。他学了酒店管理。现在叶尔兰在家里帮助母亲做农活并供弟弟上学,农闲的时候,他会到县城里打工当酒店服务员增加点收入。
儿童福利主任示范项目是由国家民政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在2010年5月推出的,覆盖了在河南、四川、山西、新疆和云南五个省区120个村的近8万名儿童。项目通过与基层儿童及其家庭的直接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社会福利服务。
“儿童福利主任是一个桥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对记者说,“他们把国家的政策及时传递到困境儿童的家里。”
参与项目创建的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主任高玉荣记得,这个项目的想法来自一次探访。
2010年,她和当地官员到基层走访时见到了一个患病的孩子,家人由于不了解免费医疗项目,孩子的病一直被拖着。
在贫困的地区,医疗条件的落后导致了儿童健康问题堪忧。比如在伊宁,2014年的7980名新生儿中有86名患有残疾。此外,该县18岁以下的11.2万名儿童中,有4463人因为残疾、无人抚养、单亲、艾滋病等原因陷入困境。
“当时我们就觉得,需要做一点儿事,让信息完成‘最后一公里’的传递。”她说。
徐建中表示,这个项目在新疆开展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社会的稳定关键在社区稳定,而社区稳定的关键在家庭,家庭的关键在孩子。”他说,“儿童是一个地区的未来。儿童的团结意味着民族的团结。”
项目最初的想法是,在每个项目村设置一个专职的儿童福利主任,每人每月有800元的补助。“我们招聘福利主任有一些要求,”陈治华说,“他们的年龄最好在二三十岁,因为这里是民族地区他们要会双语,最好有一定的学历。”
负责哈丽莎的儿童福利主任茹克艳2011年经过二十多天的培训后上岗。然而最初茹克艳的工作并不被认可。
“村民们见到我们去了就问:天天来干啥?给钱吗?”这时茹克艳就要慢慢地跟他们解释。2011年,她帮助了小哈丽莎以后,村民们开始信任她了。
不少儿童福利主任都有类似的经历——从最初去探访孩子发现问题到后来村民主动找他们汇报问题。
“儿童福利主任项目开展五年来,项目地区的人们对儿童福利工作的认识逐渐提高。”徐建中说。
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今年希望把儿童福利项目推广到更多的地区。在新疆,这一项目有望扩展到28个县。
项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员流失。伊宁县民政局社会事务办主任李鸣凤说,“一方面是工作量大,另一方面每月800元的收入太低了。”
五年来,当地村干部的月收入从是六七百元涨到了一千多,儿童福利主任的收入却一直是800元。
“少一个人,就代表几百个孩子没有人管。”李鸣凤说。
徐建中希望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村委会干部兼做福利主任。“刚开始建档的任务很重,因此需要专人,现在让村干部兼职,可以让这个队伍人员更加稳定。
“福利主任的主要作用是发现问题,目前还有很多问题他们解决不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专家许文青说。“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开发更多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资源为需要救助的民众服务,也希望国家能够在医疗、教育等公共事务方面给予地方更多的支持。”
在吐尔逊家里,小哈丽莎正在炕上煞有介事地拿着福利主任送给她的本子和笔写字。“放心吧。”茹克艳说,“她的病一定能治好,然后她就可以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