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新闻

“中国梦·教育梦”征文:我的教育情结

时间:2013-04-2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伯庆  访问:

    中国梦·教育梦大型征文活动

我的教育情结 

  今年麦可思获得了腾讯“2012年度教育致谢机构”奖,同时获奖的还有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研究与公益机构及部分媒体。鼓励之举甚于当年致敬我个人,因为这里都是团队贡献。我借此机会反思我的教育情结。

  香港科技大学创始校长吴家玮回忆说,当年被邀请回香港做首任校长,丢不下人见人爱的旧金山,薪资减少,房子得卖掉,4个孩子都反对,夫人辛苦了大半辈子不想再折腾,回香港重新创业太难。纠结不清,举棋不定,最后夫人问他:“老实告诉我,科大能够找到比你更合适的校长吗?”吴回答:“目前不能。”夫人又问:“你大半辈子做的都是与华人和中国有关的事,这次最有意义和挑战的机会放在面前,假如不去,20年后会不会后悔?”吴回答:“我想会。”于是,两人扔下3个大一点的孩子,携幼女回到当时许多人争相离开的香港。吴夫人放下狠话:“大不了恢复上大学时那种穷学生的生活。”

  那是1987年,50岁的吴家玮正在做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之后,他用20年把香港科大办成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从美国博士毕业后,我每年都回中国,总想找到合适的机会回国做事。2006年我出国前任教的西南财经大学聘我回国做教授。回国当年,我就成立了麦可思公司,开始了为中国高校管理服务的经历。虽然太太知道多年来我想回国做事,但她是不情愿的。回国后很努力的我很不顺利,以至于我怀疑她是否天天都在祈祷我头撞南墙,好回心转意。后来,看到麦可思在为孩子们的成长认认真真做事,大学校园长大的她转变为积极支持。

  我们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老四,她老七,回国就有机会经常跟高龄父母在一起。93岁的岳父两年前住院,跟他资助的学生说:“安心学习,你们的助学金我一定维持。”这是他去世前最后的话。老人家1942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参加了四川农大的创建。

  教育改变了我的家庭。我父亲1937年被交大录取,那年抗战爆发。一个农村子弟背着行李,从内乡走到南阳,从南阳走到郑州,从郑州走到西南大后方,靠着战时的大学救济,完成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最后定居在四川,才有了我的城市生活,才有了我在高考恢复后读大学、留学美国,才有了我女儿在美国上哈佛学院。一个农村少年当初的决定,三代人的教育奋斗,才走出了今天。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感叹:穷人要改变命运,接受教育是和平年代的唯一出路。

  国家有振兴中华战略规划,我为普通群众,从己做起,做好小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身为1977级大学生,当年就是我们这批学子放了大话:“振兴中华,从我做起。”我很高兴能在天命之年后找到教育事业,既是家庭传承也是个人所爱。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最近说,有的人一下子就能够活到点子上,有的人一辈子不着边际,首要的就是:有一个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能够带来生活收入。按老俞的定义,我是才活到点子上。(王伯庆 作者为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创始人)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29日第1,12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