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县黄坑乡郑坑村阳光家园: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抱团取暖”
黄坑中心小学的学生。本报记者 李菁莹 摄
李琴红格子棉衣的肩膀处破了好大一块,露出里面白花花的人造棉。但她似乎习惯了,并不在意。
在寒风中,李勇缩了缩脖子。他用1元钱买了两个包子,这是他每天的午餐。
下午4点,下课铃响了,位于江西吉安市遂川县黄坑乡的黄坑中心小学由安静变得沸腾,孩子们冲出了教室。李勇从六(3)班教室背着书包与同学打打闹闹出来,和4年级的妹妹李琴碰头后,他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黄坑乡龙口村郑坑村小组,是典型的山区村。走到哪里,抬头都是山。中心小学离郑坑村不远,20分钟后,兄妹俩推开家门,没看见爸爸,也没有妈妈的身影,只有满屋的冰冷。妈妈远在广东打工,爸爸是泥瓦匠,早出晚归。李勇把书包往乱糟糟的床上一扔,就跑了出去。
李勇直奔村东头的“阳光家园”。这是村里最特殊的“家”,远远地就能看见雪白的石灰外墙上红漆书写的“郑坑之家”。
李勇的同班同学胡彬已经在这里了,胡彬的爸爸妈妈去福建打工,胡彬和两个妹妹跟着爷爷奶奶住。
李勇拉着胡彬到门口的阳光操场打篮球,前不久,团江西省委的领导来到村里,曾到“阳光家园”了解情况。后来,就有公司捐赠了一个篮球架和乒乓球台,摆在门前的阳光小广场上。胡彬不爱打球,最后两人走进了“图书室”,各自翻起了图书。
妹妹李琴也来了,她一边做作业一边和其他孩子说着话。晚上6点,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家了。胡传贵、胡先林两位老人收拾好“阳光家园”,锁上门,最后离开。
李勇和妹妹回到家,爸爸还没回来。李勇赶紧生柴火,给爸爸烧洗澡水,然后把剩饭放进电热锅里。妹妹打开了电视,李勇还没做完作业,但他最终没经住“诱惑”,和妹妹一起看起了电视。这天晚上,李勇的爸爸8点多回到家,他们一家人9点钟才吃上晚饭。第二天,李勇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
黄坑乡全乡有15个村(居),人口19500多,有8000多农民常年外出打工,登记在册的就有1282名“留守儿童”。黄坑中心小学有80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了70%以上。李勇家在黄坑乡龙口村郑坑村小组,全村35户人家,绝大部分中青年夫妇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阳光家园”就是为了给留守儿童建一个“大家”和“乐园”。
李勇喜欢“阳光家园”。他告诉很多人,他喜欢去阳光广场打篮球、乒乓球,图书室里有很多书可以借回家看。他从“阳光家园”借过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热风》,还借过《优秀作文》,“但只看了一半”。
“阳光家园”里摆放的都是村民捐出的旧家具,但被收拾得整洁干净。大厅墙头挂着一台液晶电视,是乡政府送的。墙上辟出了一块“村务公开栏”,“阳光家园”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图书借阅制度把墙上贴得满满当当。
“阳光家园”共有两间房:“活动室”和“图书室”。所谓的活动室,其实就是两张矮桌,上面放着两副球拍、一摞飞盘,还有一盘棋。“图书室”的旧书架上整整齐齐码放着各界捐赠的2000多册书,书架上被小心地贴上了捐赠单位的名称。角落里一部电话,被称为“亲情热线”,房间里还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管理着这个“家”的8位老人每天轮流来,他们是“阳光家园”理事会的成员。理事长是胡传桂,从县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后,就回到老家郑坑村。副理事长是乡政府退休干部胡传林、黄坑中心小学退休的老校长康承煌。
8位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老人大部分在家里带着孙子辈,被称为“空巢老人”。
这8位老人在村里的威信很高。“办事要公正无私,村民才会信任你。”胡传桂告诉记者,建“阳光家园”时,每一笔钱都对村民公布,每分钱都会省着花,发票需要他们全部签字才能报销。他们也是志愿者,不取一分钱报酬。胡传桂甚至把家里的水电免费接进了“阳光家园”。
村民们信任这些老人,钱不够,村民每人捐款200元;请不起工人,村民义务劳动;没有办公家具,村民从自己家里搬来了桌椅和书架。仅用了两个月,70余平方米的“郑坑之家”和700余平方米的阳光小广场就落成了。
老人们在“阳关家园”轮流值班,孩子们放学就把门打开,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做完作业后,孩子们可以下棋、跳绳、玩乒乓球、打篮球、打羽毛球。
胡先林从1989年开始担任村小组长,也是阳光家园理事会的成员。儿女都外出打工了,他和老伴在家带着3个孙子孙女。他把村里的留守儿童一一登记造册。双休日值班时,他会早早地把门打开,迎接来做作业和玩耍的孩子们。
2008年3月调到黄坑乡任职的乡党委书记李艳辉评价,“阳光家园”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相互搀扶、抱团取暖的“大家庭”,让留守儿童放学后、放假后有一个可去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场所占领他们的闲余时间,他们就会上网、闲逛,家庭监护人又不在身边,会引发一系列安全、教育、心理问题”。
2011年11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中期评估督查组来到“阳光家园”,他们参观后认为,作为一个贫困地区的山区乡,黄坑留守儿童的状况、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阳光家园的成功实践,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具有很典型的借鉴意义,可以逐步推广。
李艳辉认为,“阳光家园”的成功在于较好地解决了人和钱的问题:挑选了一支热心、无私奉献、有时间有威望,而且自己有收入来源的志愿者队伍;整合资源,利用村民捐一点、社会赠一点、政府挤一点,基本满足了“阳光家园”的建设需求。
“这是一种民间主导,政府参与的模式。”李艳辉认为,“阳光家园未必有多漂亮,但有实效,让家长放心、孩子们开心。我们这么穷的地方都能做到,其他地方肯定能做好。”
2011年11月,黄坑乡用了7天的时间,为1000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准备将“阳光家园”的模式在其他村推广开来,“但不可能有像支持郑坑村那样的支持力度”。为把郑坑村”阳光家园”建成示范点,光靠村民集资、社会捐赠是远远不够的,黄坑乡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取到了县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金5万元,同时又从财政中挤出5万元,完成了“阳光家园”主体建设和文体设施的完善。
作为“阳光家园”建设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团吉安市委副书记黄艳晴认为“机制很重要”,需要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愿意加入,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还需要设计好活动,“人和钱的问题不解决好,阳光家园的经验难以复制”。
黄艳晴介绍,目前,团吉安市委正在探讨财政购买公益性服务、设立专门公益基金进行支持等方式方法的可行性,以此解决“阳光家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11年,“阳光家园”组织了“我给亲人写封信”、“为爷爷奶奶洗一次脚”、“认养一棵小树”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感恩、养成教育。
叶芳蓉在给爸爸妈妈的信中说:“爸爸妈妈,每当我在学校看到同学的父母送东西给她们的时候,我就想你们;晚上睡觉做梦,常常梦到你们。但醒来发现是个梦时,眼泪就会流出来。”
胡永林在信中告诉爸爸妈妈:“我和奶奶在家里很孤独,对学习也没有兴趣,也不愿和同学交往,我的生活很无味。”
李艳辉承认,“阳光家园办得再好,也无法替代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和家庭教育,只能缓解孩子们的亲情饥渴,部分满足孩子们学校之外的文化娱乐需求”。(本报记者 李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