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当,丁当……”铃声响起,三年级班主任曹璐芸将赵宇同学用轮椅推回教室。咦,空无一人?转而望向门口扶手处的提示牌——“我们在康复室”。
“我们在操场”“我们在生活自理室”……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养护教学部的每间教室门口,都有这样一块提示牌。53名与赵宇一样的脑瘫学生,与正常学生一样按学龄分在一至八年级读书。
六年级学生施扬说,到学校读书,这在以前是不敢奢望的梦。因为痉挛而站不稳的他曾经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家中几间房子。2002年,新落成的浦东特殊教育学校探索开设脑瘫儿童班,成为上海第一所、也是全国唯一接收脑瘫儿童集中教育的学校。
随校长周美琴进入二、三年级教室,记者看到,每个班只有七八名学生,有的孩子无法握笔,有的无法坐直,有的要扶着桌椅才能站起。高背低座的黄色椅子有加宽的把手,便于搀扶时用力;橘黄、浅紫的课桌看起来赏心悦目,但分量很重,以免孩子按压时侧翻。识字卡上,汉字做成凸起或凹进式,便于孩子获得手感。周美琴介绍,很多教学和康复器械,都是教师们根据孩子的特点自行研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