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5日),上海市人口计生委、上海人口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文化体制改革与家庭文化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青少年的主体需求和主体利益应成为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之一;同时,青少年问题已经突破家庭范围,应以充分尊重青少年的需求为前提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政府责任,促进青少年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全面实现。
三分之一孩子想“多睡会”
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董小萍研究员介绍,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近期开展了“上海青少年发展需求调查”,包括健康需求、教育需求、权益需求、环境需求和福利需求等五个方面。
在健康方面,充足睡眠是上海青少年最迫切的需求。选择希望“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的比例最高,接近1/3,其中毕业班学生对于睡眠的要求超过了四成。专家表示,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和家长必须要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然而由于睡眠属于私人生活领域,如何真正加以保证和控制,还缺乏有效的执行方法和监督手段。
上海孩子居第二位的健康需求,是希望“学校午餐搭配更加营养科学”,选择比例近三成。其中,郊区青少年希望改善的意愿更加强烈,比中心城区高出10个百分点。据了解,当前政府和家长对学校午餐的监测和要求着重于卫生标准,在营养搭配方面缺乏硬性评价指标,上海制定和执行符合本地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特征、分年龄段的营养午餐标准迫在眉睫。
近四成学生希望减负
调查显示,近四成学生希望减轻学习负担。初中生渴望减负的比例比高中生高出3.1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尽管上海市学生的高考录取比例已经接近90%,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依然激烈,并且提前到对优质高中教育的竞争。与减负呼声相伴的是,有三成多学生希望“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专家指出,缺乏兴趣的“被学习”不但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导致逐渐丧失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精神,这一点是家庭文化建设关注的症结所在。
上海青少年对学业成绩的满意度存在群体差异。高中生满意度最低,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对学业成绩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7.8%、56.9%和57.3%。此外,家庭经济条件“好”、“一般”、“差”的青少年,对学业成绩表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83.1%、35.2%和23.8%。父亲受教育程度为 “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大专”的孩子,对学业满意度普遍高于65%;而家长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孩子,满意度都不到40%。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应当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帮困助学,对缺乏家庭文化和经济支持以及处于学业困境的青少年给予必要的救助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