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再生父母。”这段日子,安徽省芜湖市残疾女孩朱麟洁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自己曾经的老师,希望能与他们再次相聚,当面表达感激之情。
如果不是朱麟洁的这次寻找,可能很少有人知晓发生在108名大学生与一名残疾女孩之间的温情故事。
尽管朱麟洁6岁之后再也没有进过学校,但她拥有比常人更多的老师——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的108名学生。从1991年到2000年,这10年间,他们坚持不懈地在做一件事情——帮助这名残疾女孩实现上学的梦想。
这段长达10年的爱心接力始于1991年。当年,安师大政教系1989级学生王友平和费维照在芜湖市劳动路附近找家教勤工俭学,遇到了一位正在为孙女找家教的老奶奶。当老奶奶得知请家教一个月得花50元时,无奈地摇头走了。
两人正准备起身离开,一位姓秦的邻居把他们拦了下来:“老奶奶的孙女朱麟洁已瘫痪5年,家庭条件十分困难。”
两人来到朱麟洁家,看见了一个怯生生的瘫痪小女孩,她说自己想读书。他们得知,1986年,6岁的朱麟洁腰后股骨髓上长了肿瘤,手术也未能阻止病情的恶化,半年后,她再也没能站起来。
一周后,王友平和费维照“秘密”地当起了朱麟洁的启蒙老师,不收一分钱学费。
“这两个学生平时学习很用功,到课率很高,怎么好几次考勤都不在,到他们寝室的时候,他们也不在。”安徽师大法律系的吴俊明当时是王友平和费维照的班主任,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异常。
他后来获知了学生助教的原委。“我当时有个想法,把助教活动纳入到班级工作计划当中,这样也能减轻他们二人的负担。”吴俊明随即召开了班会,班上的同学反应积极,很快拉起了十几个人的助教队伍,开始排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