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饶毅出局。
即日,饶毅在博客上发表声明,从此不再参选院士。此举激起千层浪,使得原本宣称永做院士增选“局外人”的饶毅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真正“出局”——媒体的高度关注下,饶毅的名字与院士增选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联系,不仅其落选原因引来诸多猜测,其牵扯出的中国科研体制之弊病也一时成为媒体与公众热论的议题。
饶毅,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2007年,45岁的他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出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此前,他任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第一个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他的回归在当时引起轰动,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而这并不是他贡献中国科研界的起点,早在1995年,饶毅就开始帮助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至今,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这样的背景下,有人认为饶毅“第一轮就被刷纯属侮辱”。
此事件如此敏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饶毅的“鲶鱼”特性。在圈子里,饶毅“爱说话”是出了名的,被媒体称为中国科学界的“鲶鱼”。对于这位神经生物学家,公众更熟悉的不是他研究的领域,而是他大胆、犀利的言论。
早在2004年,《自然》杂志中国特刊上就刊登了饶毅、鲁白、邹承鲁3位科学家共同撰写的《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文中写道:“没有根本的变革,中国科技进步就会被体制延缓。”回国后,饶毅仍不改“大嘴巴”本色,常在各种场合直截了当批评中国科学界的浮躁风气,更多次在媒体发表文章痛陈此中沉疴。2010年9月3日,饶毅与同样从美国归来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文中说:“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就在今年8月15日,院士增选的敏感时期,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以改善科学界的浮躁。
正因为此,有人断定,饶毅“言多必失”,遭遇了“潜规则”,正如他曾抨击的现实。
几乎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了一个饶有意味的细节。在那段只有200余字的声明末尾,饶毅写道,“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这成为饶毅“蓄谋已久”的佐证。饶毅说:“这个博客是我3月写的,预计到自己不会当选。”有媒体评价,饶毅以一种隐含的幽默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预言能力,有一些与自己打赌胜利的俏皮,也有从此在系统外自立门户的悲壮。也正是这个举动,更加刺激了人们探究其落选真相的欲望。
最初,饶毅的解释是“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但关心此事的多数人并不是学生物的。中科院也一直拒绝对此事进行评论。不过,饶毅就是饶毅,虽没有直陈要害,但还是放出了一些狠话:“总有人认为他是趴着进去的,你就会和他一样也趴着进去。”“我可能话多一点,这可能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不说话照样被冷藏、打压。”对于院士制度,他更是直言,当了院士以后,做科学的时间和精力大为减少,科学活跃期结束得比较早。饶毅对自己的初衷也直言不讳,“也许这样做了,对改变风气有一定促进作用”,让国外有些正教授、博士后“有勇气回来,告诉他们不是回来就一定要拍马屁的”。
饶毅的论调,被很多人解读为他具有可贵的批判精神。有媒体评论,饶毅留在院士体制外反倒是幸事。他的出局至少是一面镜子,证明当下的院士选举存在制度缺陷。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暂时收敛一下,评上院士拥有更大话语权,此后的呼吁更有利于科学界环境的改良。此两种观点虽有不同,但其前提都是认为饶毅的确受了委屈。
也有人向饶毅提出质疑。有媒体评论称,从314位有效候选人到145位初步候选人,淘汰比例从数字上可见一斑。只要参选,就有可能落选,落选概率远远大于最终的当选概率。从此意义上讲,谁也不能说饶毅就不能落选。学术评价是极为复杂的事情。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表示,院士评选要求首先是科学水平,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提高中国科学是否起重要作用,这个评判标准本身就很复杂。
对于饶毅退选引发的公众对院士制度的关注,一位77岁的老院士言辞中肯地说,媒体和社会公众对院士的关注太多了,过度围观只会害了学术圈。人们对此事的态度越是平淡,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越有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其实,对于院士制度,饶毅自身的态度比他身后的“鸣冤团”理性很多。“我并不想彻底否定院士制度。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而且还要存在很久。”“这就像高考,里面肯定有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制度,还有更好的吗?”
事态发展至今,对于自己这一次的“鲶鱼”举动,饶毅似乎也感到大家的反应有点大,“我的事属于搞得太明显了”。记者截稿前,他在最近一次更新的博客中写道,这引起了出乎他本人意料的关注,希望避免继续过度解读,应该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
(本报记者俞水综合自《中国新闻周刊》、《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