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新闻

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近半 父母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

时间:2011-08-26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于呐洋  访问:6

  “常回家看看”已不仅是一句歌词,而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待。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异地工作,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接近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3300多万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24日表示,我国从1999年开始就迈入老龄社会行列,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二是老年人口增加快。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两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

  三是困难老人数量多。近10年来,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人,2010年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达3300多万人。

  四是老龄化先于工业化。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都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之间,目前在两万美元左右,而我国现在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之中,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1000美元,2010年才突破4000美元。

  五是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3.1人,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六是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2010年老年抚养比(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的比例)为19%,大约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年人。据最新预测,2020年约3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年人,2030年约2.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年人。

  全国人大常委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组建议,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老龄工作,强化社会养老保障根本性作用,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建立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记者 于呐洋)

8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