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成功10周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3周年,奥运精神给北京教育带来哪些改变
奥林匹克教育浸润城市心灵
图为跳绳爱好者在练习“车轮跳”。 中国教育报记者 鲍效农 摄
■本报记者 柴葳
“体育活动不再仅仅被视为一项身体的运动,更多的是一种融身体锻炼、精神磨砺和意志培养于一体的生活方式,是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初步体验成功、形成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实践平台。”日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在2011第三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上这样表示。
据悉,在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备和举办期间,北京市2200多所学校、200多万名师生,陆续在10年时间里,从“星星之火”逐渐过渡到政府主导、学校师生为主体的全员参与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北京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模式”。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便在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者裴东光的带领下,开始了奥林匹克教育与实践的探索。那时,中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几乎是一张白纸。此后,首届模拟古代五项奥运会的举行,“在奥运会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一代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提出,使该校成为在国内第一所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