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是自1985 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 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涉及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 个民族,995 所学校。调研统计人数为348495 人,其中汉族7 ~ 22 岁大、中、小学生262878 人,回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维吾尔族、瑶族、土家族、黎族、彝族、羌族、布依族、侗族、水族、苗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白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26 个少数民族学生85617 人。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 个方面的24 项指标。 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一)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例如: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01、0.79、1.55、1.12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35、0.80、2.02、1.15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71、0.59、1.26、0.94厘米;19~22岁年龄组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84、0.55、1.34、0.64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27、2.07、0.34千克,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63、0.29、0.97、0.43厘米。 2.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 调研结果显示,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例如,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18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89、84、94、81毫升;19-22岁年龄组分别平均提高137、102、185、123毫升。 3.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营养状况继续得到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且基本没有重中度营养不良。例如,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22岁年龄组轻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87%、5.81%、2.69%、5.45%,比2005年分别降低0.02、0.21、0.27、0.27个百分点;低体重检出率分别为17.32%、25.94%、20.03%、27.08%,比2005年分别降低1.40、0.78、2.80、1.35个百分点。另外,乡村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也继续下降,例如7岁年龄组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16.85%、20.50%,比2005年分别下降3.19、3.86个百分点;12岁年龄组分别为10.64%、13.82%,比2005年分别下降1.97、0.10个百分点。 4.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 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我国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继续下降。例如乡村男生、乡村女生7岁年龄组的粪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3.66%、3.14%,比2005年分别下降4.48、5.24个百分点;9岁年龄组分别为2.71%、2.42%,比2005年分别下降3.86、4.8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