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新闻

变职校“一头热”为校企“两头甜” ——河北省邢台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时间:2011-03-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  访问:

【内容提要】邢台市通过政府出面搭建“职教广场”,实现了职业学校与企业交流沟通的制度化、常态化;职业学校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变招学生为招员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职业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帮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以后,学生就业市场就大了,学生就业也就不愁了。另外,邢台市不少职业学校还主动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甚至出现有的企业“引校入厂”的现象。这些事实说明,校企合作已成为一种“企业发展模式”。

■本报记者 杨占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所县级职教中心为了与企业合作,将一家机械厂引进学校,双方达成协议,学校专门划出20多亩地给工厂建厂区,还以学校名义为工厂申请了部分免税。粗略算来,工厂仅占地、税收一年就减少支出百万元,协议中,工厂所承担的主要义务,就是要接纳学生到工厂实习。

按说这是一件双赢的事,但记者采访时看到,来实习的学生主要在一些下料、除锈涂油、装箱等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工作,而那些关键的技术岗位,学生只能“作壁上观”。下面是记者分别与厂长和校长的一段对话:

记者问厂长:“为什么关键的技术岗位不让学生上?”回答:“怕出残次品,出一个残次品,就损失60多元!”“那你不怕学生学不到技术出‘残次品’吗?”“那不关我的事,又不是为我培养的。”

记者问校长:“为什么引厂入校?”回答:“为了培养学生,实现培养与实际生产需要的无缝对接……”

从上述对话不难看出,厂长想省钱,把厂子建在学校,又怕出次品不想让学生上技术岗位实习;校长想让学生学到技术,实现学与用的无缝对接。校长、厂长各怀心思,虽然引厂入校,厂校合一了,但厂长想的是钱(利润),校长想的是人(学生),双方仍然是“两条心”!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校企合作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正因为它是“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它是学校的事,所以厂长才只怕产品出次品,而不怕学生出次品。这也是校企合作“一头热”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校企合作也能成为“企业发展模式”,它就一定会“热”起来。

校企合作能成为企业的发展模式吗?让我们看一看发生在河北邢台的一些事。

政府办“婚介所”,让校企“相亲试婚”

2010年12月30日,邢台市政府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邢台市职业教育广场”成立挂牌仪式,来自深圳、上海、江苏等省外和省内的200多家大中小企业的代表和本市30多所职业学校组成的10个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仪式。通过洽谈,80多家企业与30多所学校达成合作协议、意向90多项。

所谓“职教广场”,就是该市30多所职业学校展示办学实力和特色的场所。在广场的入口处,书写着邢台市举办“职教广场”的目的:搭建一个校企长期合作的交流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校企交流沟通的制度化、常态化,促进职业学校开放办学,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企业和用人单位在“职教广场”可以“各取所需”,也可以给职业学校下“菜单”让其按需培养和发布用人信息。职业学校可以通过这个“窗口”向企业发布毕业生信息,紧盯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专业设置、教学形式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邢台市教育局局长柳金钟这样为“职教广场”成立作总结:“这就是政府为校企之间办的‘婚介所’,政府虽然不能‘拉郎配’,但可以为校企双方提供更多的选择对象,相信校企双方都会在这里找到‘意中人’,然后可以大胆‘试婚’,试好了就去‘结婚’过日子。”

邢台市委常委、副市长常丽红说:“我们曾认为,校企合作是市场行为,政府能做的只是增加投入,办好学校,政府不能在校企之间搞‘拉郎配’,校企能否结合,政府无能为力。其实,政府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是企业和学校都不具备的,政府如果能发挥这些优势为校企合作铺平道路解决困难,还是大有可为的。比如举办‘职教广场’,200多家大中企业是政府出面邀请的,一所学校凭一己之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这么多的大中企业了解自己,是做不到的;一家企业想一天之内对几十家职业学校有面对面的深入了解也做不到,但这些,政府出面就做到了。”

南宫市职教中心校长付兵这一天同10多家企业洽谈并与两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职教广场”,学校要走访这么多企业,签订这些合作协议,没有10个月、不跑10万里、不花10多万元是办不成的——这是明账。他还算了另一笔账:这10个月这10多万元如果用在抓教学上会使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企业也有一笔同样的账。

  变招学生为招员工,助企业快速发展

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的富岗集团是邢台市最早、最成功依托行政村成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企业,全村169户619口人就是企业的员工。去年该村仅苹果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6115元。富岗集团的迅速发展,缘于他们与一所职业学校的合作。

2009年4月,富岗集团100名青壮年农民员工被邢台农业学校招为中专生,与那些初中毕业升入该校的学生们相比,这些农民学员不必扔下土地到城里去上学,而是学校主动把课堂搬到他们村。学校还为该村208名55岁以下的农民进行了初、中级林果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等级鉴定,191人获得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颁发的等级证书。在学校的帮助下,该集团还实现了苹果“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全程实现绿色监控,苹果品质大大提高,最好的苹果卖到100元一个。他们在山上竖起标语牌:既是果农又是学员,上完中专还上大专;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个个争当职业农民。

富岗集团董事长杨双牛说:“过去我们苦于技术落后,水果品质上不去,想去城里学技术但又不能撂下土地;请专家来讲一些技术,农民员工并不能学懂其中的道理。”

邢台农业学校校长关林柏说:“我们虽是农业学校,但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却不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涉农专业迅速萎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又不能把他们招来。”

不难看出,董事长关心的是他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尽管素质低,但他们作为本村农民的身份是不可替代的;校长关心的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尽管比那些农民员工素质高,但却不能到这些农村企业去。

“既然学生当不了农民员工,何不把农民员工招为学生!”——关林柏与杨双牛一拍即合,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着力点,打开了农业学校与农村企业合作的那扇门。这一合作,让企业一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智力支持,使校企都“好梦成真”

邢台市巨鹿县纪寨村有300多户1000多人,今年春节前,这个不大的村子一下子新买了110多辆小轿车,200多家新安装了空调,农民的日子一下子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里人。农民之所以如此普遍迅速致富,是因为该县种植的一种中草药——金银花,今年金银花干花每市斤从去年的平均27元涨到今年的190元,每亩地产干花350斤至400斤,收入高达3万至4万元,仅此一项,这个村人均收入就达3万元。像纪寨村这样的村在巨鹿县还有很多。据统计,全县种植金银花8万多亩。

这是农民“一夜致富”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追根溯源,是因一所职业学校办学思想的改变,源于学校与一家企业的合作。巨鹿县职教中心过去走的是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路子,校长赵瑞肖上任后决定抓好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但是,当他把目光转移到本地企业时才发现,本县内上百家企业中,最大的年产值不过2亿多元,职工最多的才1000人。

赵瑞肖逐家对这些企业进行走访,发现许多企业根本没有招工打算。作为县级职业学校,如何与这些小企业合作,成为能否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道难题。但在走访中,赵瑞肖还是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在走访的近百家企业中,其经理、董事长、厂长有大专学历的只有2人,高中毕业的60多人,还有30多人是初中毕业,这些人大都是凭着一股闯劲创办了企业,对于管理、发展、市场等完全不懂,更不用说企业文化等深层次的东西。赵瑞肖决定首先帮助这些企业老板提高水平。经过数个月的上门游说,巨鹿县职教中心首届“产业领袖班”开办,全县68家企业的老总成为“领袖班”的学员,职教中心从北京、石家庄等地请来专家为他们授课。

冯运涛,巨鹿县桑海热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47岁,初中毕业。他创办热能机械公司已有7年,主要生产农副产品烘干设备。每年他除了管理生产,就是到全国各地去跑推销,除自己跑外,他还雇了许多业务员跑,企业发展异常艰难。参加了职教中心的“产业领袖班”后,他系统地学习了管理、市场、品牌等知识,重新对产品进行了商标注册,注重在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从过去的跑市场、跑推销到潜心开发市场。

冯运涛与职教中心一起,对本县金银花市场研究发现,老百姓种金银花的效益与天气有很大关系,如果遇到晴朗天气,晾晒好、干得快,干花鲜亮,其有效成分丢失少,每斤能卖到60多元;遇到不好的天气,金银花晾干慢,颜色品质都不好,每斤只能卖到20元。在职教中心的帮助下,冯运涛用自己的烘干设备烘干金银花,烘干后其色泽几乎和鲜花一样,拿到市场上,每斤能卖到190元,冯运涛的桑海牌烘干机在当地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产品供不应求。职教中心趁热打铁整理了桑海牌烘干机的详细资料上报有关部门,使桑海牌烘干机被列入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订单像雪片般飞来,生产急需扩大,需要数百技术工人,冯运涛与职教中心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赵瑞肖说:“假如我们一开始就为了扩大毕业生就业去与企业合作,企业根本无法与我们合作,毕业生根本无‘业’可就。我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帮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了,就业市场就大了,学生就业也就不愁了,这也叫主动培育就业市场。我们主动放弃自己的‘梦想’去帮助企业实现‘梦想’,最终校企都好梦成真。”

校企合作搞科研,收获都在科研外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建设厅获悉,我国有望在未来5年内实现城乡建筑不再使用黏土砖。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明令禁止使用黏土砖,20年过去了,却禁而不止,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现实?专家告诉记者,过去之所以禁而不止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黏土砖替代品,现在这一替代品已经找到,而找到这一替代品的,是一所县级职教中心与一家建材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研究中心。

杜超锁,邢台南宫市人,在建筑企业摸爬滚打干了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许多想法,盖楼不用砖,如何保证墙体又结实又保温就是他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他成立了南宫市德亨建材有限公司,试制了聚苯泡沫墙体砌块,但这些砌块到底行不行,需要试验,需要理论支撑分析,这些事他根本做不了,于是,他开始与南宫市职教中心合作,共同成立新型建材研究中心。如今,他们研制的TKBM填充墙框架保温块已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并已在山东烟台、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推广试用,专家预计很快会在全国特别是北方省份推广。

日前,邢台市民用建筑、民居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已在南宫职教中心成立。在不久的未来,杜超锁的建材公司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已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那么,南宫市职教中心会得到什么呢?

南宫市职教中心已在建筑专业开设了“聚苯泡沫墙体技术”课程。校长付兵说:“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建筑行业必将需要大量掌握该项技术的人才,到时候,我们就是唯一能培养该项技术人才的学校,我们的毕业生必将成为最抢手的人才!”目前,该项成果带来的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该校毕业的300多名建筑专业毕业生早已被企业抢空。

尽管企业和学校合作搞科研、开发新产品的目的不同,但科研成果的取得对于企业和学校的意义都十分重要,因此,校企之间在这一点上“做的是一个相同的梦!”

变与企业合作为与行业合作

“在清河毛纺这个行业中,不是我们要找企业合作,而是企业要找我们合作。”邢台市清河县职教中心校长冯铁锐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瞄准的合作对象不是某一个企业,而是整个行业。”

清河是一个经济特色非常鲜明的县,曾被中国纺织总会命名为“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纺织名城”。2010年,该县已有羊绒纺纱、织布、针织企业236家,年产羊绒纱7000吨、布200万米、成衣1300万套(件)。全县37万人中,有15万人从事着与羊绒纺织相关的产业,全县人均年收入7000元,其中有60%来自羊绒产业。

鲜明的县域经济特色成就了清河县职教中心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纺织工程专业成为拳头专业。业内人士都知道,职教中心不只是人才培养中心,还是技术中心、科研中心、发展咨询中心。多年来,整个行业形成了一个共识:没有经过职教中心培养培训的算不上真正的技术人才,所有常见的技术问题在这里都能解决。这样一个共识是如何形成的呢?

“企业有的,学校全有,企业还没有的,我们也有,学生在企业能学到的,在学校全能学到,在企业学不到的,在学校也能学到,这里是学校又是工厂,学生是学生又是工人。”冯铁锐说。

这是该校纺织专业一个专用教室:中间是教学用的课桌凳、电脑,一边是黑板,四周是各种织机。冯铁锐介绍,在这里,从上世纪的技术到未来5到10年企业将使用的技术,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这里浓缩了清河乃至中国羊绒纺织20多年来的历史。

这是学校的纺织检测仪器室:有织物强力机、汗渍色牢度仪、单纱强力机、智能纤维测量仪等60多台机器,整整占满了3个教室。冯铁锐告诉记者,这里的检验设备是目前全县甚至全市、全省最全的,学生在校期间对这些检验都要熟练掌握,掌握了这些检验,学生对织物的质量要求自然就烂熟于心,这是单纯在工厂车间实习所不能实现的。

这是学校的实训车间:这里机器轰鸣,目前清河县236家纺织企业正在运转的所有机型,也都在这里运转着,这里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里还与全县上百家企业有来料加工、产品研发设计等业务。这里既是车间又是教室。

目前,河北三利集团、河北东高集团、河北宏业集团等著名的针织企业都与该校有密切合作,该校的毕业生年年被企业抢空。在清河,哪家企业如果不与职教中心合作,长期下去就会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

让企业“引校进厂”

为了实现校企合作,许多学校千方百计“引厂进校”,但这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一是学校根本不可能把真正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引进来,引进来的往往只是一些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在技术、管理、企业文化等许多方面还很落后,这对培养学生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还有待研究;二是一所学校往往只能引一家企业进校,不可能引多家企业进校,而学校不可能只办一个专业,某个专业通过“引厂进校”实现了校企合作,其他专业怎么办?

如果让不同的企业包括那些大中型企业把学校的相关专业引进到工厂去办,整个学校就可以实现校企合作。

能让企业“引校进厂”吗?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天方夜谭”般的事真的在邢台市宁晋县变成了现实——宁晋县职教中心的电子及太阳能专业被一家大型的单晶硅生产企业晶龙集团引进;纺织印染专业被邢台最大、近万人规模的宁纺集团引进;电线、电缆专业被当地最大的线缆生产企业永进电缆集团引进;服装专业被同泰、丽达两家最大的服装厂引进;涉农专业则被国宾现代农业集团引进。

职教中心校长蔺立强把这种做法叫做“在企业设分校”。

在永进电缆集团厂区,记者看到了设在这里的“宁晋县职教中心永进电缆集团分校”,两间教室,两间办公室,120名学生,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该集团投入30万元“武装”了这所分校。

集团办公室主任牛进考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引校进厂”的经过:永进电缆集团走的是品牌道路,“永进”牌线缆是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严,对工人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企业有工人300多人,明后两年要上两个新产品,将达到600人,按常年情况,职工每年大约流失30多人,需要补充;上新产品需要新增200人,以往都是到用时再招工,招进来的人素质难以保证,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培训,这些人上岗,产品质量很难保证,这也成了困扰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去年,职教中心来研究校企合作,双方决定把学校引进工厂,这样可以按工厂的要求培养学生,因为学生并不是工厂招来的,只是在企业培养,企业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直接留用,不用的交给学校就可以了,这样既保证了新进人才的质量,又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许多麻烦,产品质量也就得到了保证。

“以往为什么没有把学校引进来呢?”记者问。“没有想到,也不知道还可以把学校引到厂里来办!”校长蔺立强说,“其实以往制约校企合作的是校企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看来,让企业“引校进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发生在邢台的这些事告诉我们,校企合作中,学校要摆脱“单相思”的尴尬局面,就必须让校企合作也成为“企业的发展模式”!

■短评

让校企合作成为“企业发展模式”

当前,加强校企合作成为职业学校的共识,然而,学校想与企业合作,但企业却并不热情,校企合作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邢台市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苦苦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如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专业共建、实习基地共建、“工学交替”、“2+1”产学合作等。但是,校企合作必须要有企业的“合作”才能实现,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行为。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凭什么让企业也像学校一样对校企合作充满热情?企业追求的是利润,要想让校企合作也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就必须满足企业发展和不断追求更高利润的需要——这才是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从这个“结合点”和“着力点”审视校企合作便不难看出,其实我们的有些做法完全是“一厢情愿”:我们考虑的只是人才培养,却没有考虑在满足育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企业的追求。能不能在满足学校育人需要的同时,也让企业发展和追求到更高的利润,让校企合作变成“两厢情愿”呢?邢台市的回答是肯定的。

制定法规、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必须承担的公益性义务,明确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师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把校企合作制度化、法规化是非常必要的,但仅此是不够的。如果仅凭法规制度把校企硬性结合在一起,也必然是“同床异梦”,这种“结合”也必然不是“有机”的,企业得不到发展,培养人才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邢台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校企合作既是人才培养模式,又成为“企业发展模式”时,校企之间才能实现有机的“合作”,才能变“一头热”为“两头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