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天地

校长观点:种好各自的“责任田”

时间:2011-08-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袁正芳  访问:

  ■袁正芳

  即将到来的新学期,牵动着千万孩子家长的心,如何让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学习?这是让许多家长感到焦虑的问题。许多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包括孩子家长都在为孩子的人生过渡期尽心出力。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不仅直接危害到不少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一代人的快乐成长。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些不良的现象,需要各方摆正位置、各司其职。

  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孩子不足6周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身心正处于生长期,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感性地模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幼儿教师可以适度地把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到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之中,但不要提前进行拼音、识字、算术等知识教学。幼教工作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要种好自己的“幼教田”,而不要去种别人的“小学田”。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小学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经过5年来的实践探索,我校的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已形成系列化、常规化,并继续朝精细化方向努力。

  在幼儿没入学前,笔者和主任定期走访相关幼儿园,骨干教师到相关幼儿园举办幼小衔接的亲子讲座,并邀请幼儿园大班教师、孩子前来参观校园,了解小学校园生活。在孩子入学的新学期,我校的一年级会提前几天开学,并免费举办新生家长亲子培训班及新生入学培训班。新学期开学后,我们会对一年级的工作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如要求新生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能够给予新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等。同时,我们还对个别现象给予提醒,如提醒一年级所有教师对孩子的作息习惯变化进行关注,对孩子学习环境变化受到的影响进行关注,等等。

  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校规定,一年级放学路队排队时间提前5-10分钟,第一个月孩子迟到不算违纪,上课可以上厕所,早餐时间相应延长等。同时,要求教师适时适度地对孩子进行调整训练,一般一个月以后,一年级整体情况就能平稳过渡了。如果有个别特殊的情况,我们就会有相应的个性化方式来进行教育。这一系列工作已经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

  当然,幼小衔接教育值得探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将继续在实施中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力求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走进小学大门后快乐成长。(作者为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6日第4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