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天地

姜伯驹院士: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时间:2011-05-08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庆环  访问:

姜伯驹教授在课堂上 (资料照片)

“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说出这句话的姜伯驹教授今年已经73岁,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此低姿态的话语,如此德高望众的教授,两者间的反差,令人震撼,也令人困惑。

毕竟从来都是师者高高在上,这也是让人可能对这句话产生困惑甚至质疑的原因。但是,如果参加了20日举行的“姜伯驹院士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你会发现,用“低姿态”来描述这句话是多么的不适当,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得者姜伯驹教授以57年教学生涯诠释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才是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作为数学家、教育家,姜伯驹教授一直坚持在本科战线上,在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们上讲台讲课已经形成传统,因为姜老师亲自带头上课,别人还能说什么?当前,学生认为一些教师有问题,主要是觉得老师对他们关心不够,很多年前,姜老师就提出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可以说,正是这种思想引领着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育教学。”北大教务部部长方新贵说。

其实,提出这个观点,是在10多年前姜伯驹当院长时进行的一次教学改革小组座谈会上,“大家讨论时觉得,教育、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这种服务不仅是当下,还要为学生未来成才服务,唯有学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姜伯驹教授说。

在这样的理念下,就不难理解09级博士生张一木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讨论班上,常会请一些专家给学生做报告,很多内容我们只是在开头能听懂一点,数学就是这样,前面不懂,后面就更不懂,到最后就一点也不懂了。许多人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现象很正常,但是姜老师用的却是另一种方法,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打断报告人,提出一些问题,把握一下节奏,而这些恰恰对我们理清思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姜老师对学生就是这样认真和一丝不苟,他细心到有时我们在网上发帖子说找不到什么资料了,他会说,他有,他来发给我们。”

“正是因为心中装着学生,姜老师的课,不是那种我懂什么,学生就跟着我学什么,而是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知己知彼,他的课总是深入浅出、脉络清晰、直观明了,尽量让人听懂。”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诗宬院士说,“他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数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教书育人非常重要,他有着清晰的思维和表达才能。”

“姜老师在育人上眼光很远、很宽。”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海豹说,“上世纪90年代,他就提出数学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而是要培养一大批有数学修养的人才,让数学能在国民经济和各行各业中发挥作用。在教学上,他认为不仅要把数学看成自然科学,还要看成文化。数学的文化特点在于通过独立思维而产生一些创新点,所以,讲数学,绝不是把逻辑推理讲清楚就行了,那些作为原创性的想法,一定要给予强调,而后者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最需要的。”

“姜老师在教学上最突出的一点是,他讲的都是他理解的东西,因此非常透彻。他讲‘同调论’,讲义都是他自己写的,完全和教科书不一样,学生听了非常好理解。而且,‘同调论’他讲了20多年,每年都会做一些改动,我们看着都很成熟了,他也不急着出书,而是根据教学一改再改。他不是在教‘书’,而是真正在教学。”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尤承业说。

在姜伯驹教授心中,教书育人比写文章更重要,虽然写文章可以取得研究成果,但是认真教学却可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他不仅坚守大学讲台,同时关心中小学数学教育,“他对中小学教育改革非常关心,坚持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为中学数学新课标制定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化荣说。“我去日本做博士后,姜老师找到我,让我了解一下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包志强副教授说。为了参与讨论中学教材新课标,姜伯驹教授还特地从北大数学、物理、化学、中文等学科做调研,了解新课标对高中生的影响,并将调查掌握到的第一手资料带到教育部参加相关讨论。

“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体现出姜伯驹教授以学生为本,尊重、扶持学生的师者之心。”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