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中毕业考入了四川省江油师范学校,从这所中师毕业时,他刚刚19岁。此后的21年,他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一所村小、一所完小、两所乡镇中学,他的青春岁月牢牢地扎根在乡土之中。
如今,40岁的他还是那个山区小县的偏僻乡镇中学的教师。虽然各种荣誉开始纷至沓来,但他还是那么乡土质朴。他就是“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语文教师任维鼎。
踏实做人 安心为师
任维鼎一毕业就去了平武县坝子乡金宝小学做语文教师。19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大孩子的年纪,而他已经是一群山里孩子的孩子王。
四川省平武县是川西北一个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的山区县,“20多年前的金宝小学条件非常艰苦,就是个只能遮雨但根本不挡风的简陋学校。”这是任维鼎对这所村小的记忆。
任维鼎就是从这块山地中开始迈出了教师的第一步——他一开始就是这所村小五年级的班主任、“通教”。当地话说“通教”,指的是他一个人要教孩子们所有的小学科目——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自然。到六年级,带的学生毕业后,又从一年级的小孩子教起。
22岁时,任维鼎到平武县响岩乡平驿小学任教,从一个山村去了另一个山村。这回,他还是班主任,还是“通教”。
很多同事忍受不了,纷纷离开,但是进过城见过世面的任维鼎却踏踏实实地坚持了下来。他不只是坚持,一边教书,他一边通过自考提高自己。专科毕业后,他还是没有离开,而是就近去了响岩乡中学。任教八年后,32岁的他再次调动,这回去的是南坝镇的南坝中学。还是山区乡镇,面对的还是那群山里娃娃。
“离不开这里。我们这里的娃儿们苦,但是特别纯洁,对老师特别好。我们当老师的苦一点没关系。在山区当老师,就是要踏实,要安心。要不然,娃儿们更受苦。”
勇者无畏 重建希望
就是在南坝中学,踏踏实实的任维鼎,进入了一个教师的成熟期。在学生眼里,他是好老师,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在同事眼里,他是教研并重、乐于助人、稳重如鼎的“鼎哥”。2005年,任维鼎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也就是在南坝中学,任维鼎遭遇到惨烈的“5·12大地震”。从地震到重建,“鼎哥”以自己的无畏,为师生们顶住灾难,支撑起他们的希望。
“我真不愿意再回想地震当初的事情,太惨了。不过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的非常勇敢。”一提起“5·12”,任维鼎就是这句话,但是这简短的一句话下面,有着不简单的故事。
地震发生时,正在操场上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体育测试的任维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从最安全的操场奔向最危险的宿舍楼,与校长和同事们组织学生向操场疏散。
随后,他毫不犹豫冲向废墟,寻找到三名学生被压的方位。“莫慌!镇定!老师们一定救你们出来!”没有工具,他和同事、老乡们就用双手死命地刨,终于救出三位受伤的男同学。
忙完这几处的救援,稍稍缓过劲来的任维鼎突然想到自己的女儿!女儿当时正在南坝小学上学,而地震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最佳的救援时间就要过了!心急如焚的他赶到完全倒塌的小学废墟时,妻子已经发现压在乱砖断板中的女儿任铌,却根本无法救出女儿。“你到哪里去了?!”妻子责备着任维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任维鼎救出了女儿,因为时间耽搁,女儿失血过多,加之感染,被迫截去四根脚趾。
珍惜现在 重建希望
“对女儿,我是有愧的。不过活着就是幸福,我们都要珍惜现在,认认真真地活,认认真真地工作。”
女儿刚做完第一期手术,他就要求回学校上班。校领导劝他多陪陪女儿,他说:“女儿有党的照顾、有医院的照顾,我放心。我是党员,是教师,让我回去做点事吧!重建是学校的希望所在呀!”
清理废墟,到安置点上课,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学校重建,扛运物资、守护校园、夜间巡逻……任维鼎处处忙活。
如今,新学校已经建好了,虽然老师们都还没有自己的家,还住在学生宿舍里,但是“鼎哥”任维鼎并不气馁,他更多地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校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
“说实在的,教书这么多年,我真的喜欢当教师。单纯、充实,教书育人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还要认认真真地教书,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图为任维鼎。在农村教书20年里,任维鼎没有机会给自己拍张“教书育人”的照片,仅有的照片也在地震中失落了,只有这张照片,是赶拍的工作照,照片上的他憨然而笑,就像那片乡土,也像他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