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天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我愿一生做个好老师

时间:2011-04-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程墨  访问:

“我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金权


汪金权与学生在一起。(资料图片)

  “由满头青丝到斑斑白发,我对22年前的选择毫不后悔。因为我在蕲春四中收获了喜悦,收获了希望,也收获了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我愿永远扎根大山,用一生经历,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日前,湖北省举行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从汪金权朴实的话语中,人们看到了山乡教师的守望,也看到了山里孩子的希望。

  23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汪金权被分配到闻名遐迩的黄冈中学任教。一年后,他主动申请从黄冈中学调到地处偏远农村的蕲春四中,从此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20多年来,他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任劳任怨,并拿出自己大部分工资,帮助无数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自己却安守清贫,淡泊名利。他说:“我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

  自愿从城里调到偏远农村高中任教

  汪金权出生在大别山脚下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的他,靠老师和乡亲们的帮助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业,并顺利考入大学。祖辈父辈的淳朴、善良和勤劳,深深地烙在了汪金权的心里,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

  1987年,作为解放后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家乡最好的中学——黄冈中学任教。上班不久,汪金权到蕲春县四中看望高中时的历史老师顾凤鸣,顾凤鸣说起蕲春四中远离县城,师资和教学设施都很差,老师不愿意来,山里孩子没人教。汪金权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也是农村孩子出身,深知农村学校对好老师的渴求,思前想后,汪金权决定回乡。

  四中是蕲春县最偏远的一所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落后,当时流传一首打油诗:“教书莫到四中来,路难走,夜难熬,刮风下雨怕屋垮,搂着被子跑出来。”四中校长石珍碧告诉记者,汪金权当初调入蕲春四中时,学校只有8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学校连老师的办公桌都无法做到一人一张。“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精神让人佩服。”石珍碧说。

  汪金权常说:“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给山区学生一双翅膀,让他们飞出山区,报效社会。”20多年来,汪金权为山区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每次上课前,汪金权都会安排5分钟让学生自由演讲或辩论,而每逢有毕业的学生从外地回来看他,他也总会让他们跟学生交流。汪金权说:“农村中学的学生接触外部世界很少,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学生读和写,更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湖北省高中新课改实施后,汪金权除了要求学生每天交一篇字帖外,坚持不给学生留任何课外作业。他提倡学生每个月买一本书,全班同学交换着看,每个学生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或杂志。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他逐字逐句认真批改,有时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长。他要求自己的教案每届学生一更新。“我希望的效果是‘一课一得’,让学生觉得,缺掉汪老师的一节课,就是一次损失。”多年来,在汪金权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在蕲春全县,虽然四中的教学水平处于中等,但该校的语文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

  10多万元工资资助学生

  地处鄂皖交界处的蕲春四中离蕲春县城有50多公里,来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安徽太湖县和蕲春北部贫困山区的学生。汪金权对贫困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到蕲春四中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竭尽所能帮助那些寒门学子。22年来,10多万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资助给了学生。“他给学生的钱,没有记在纸上,也没有记在他的心里。”四中教师汪文华说。

  走进汪金权在学校的宿舍,简陋程度超乎想象——房子是没有经过任何装修的毛坯房,厨房的墙边堆满了柴火,客厅只有一张旧方桌和几条长凳,房间里几块木板垒起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两只木箱子装着汪金权的全部家当,家中唯一的电器是一个电饭煲。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汪金权的宿舍里,还摆放着学生的架子床,经了解才知道,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汪金权经常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最多的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的宿舍。汪金权不仅负责学生的吃住,也在学习上和思想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如今在蕲春县方志办工作的戴鑫10多年前是汪金权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和汪金权一起并肩执教10年,他说:“汪老师不仅教给我知识,还让我学会承担,学会做人,我在汪老师身上汲取了用之不竭的经验和财富。”1992年,家境贫寒的戴鑫考取了蕲春四中,家里拿不出几百元的学费,眼看就要失学。汪金权得知后,慷慨解囊,为戴鑫垫付了学费。戴鑫有胃病,汪金权自己掏钱买来中药,在自己的宿舍里生起炉子,亲自给他煎药;戴鑫身体不好,汪金权每天早上陪戴鑫晨练50分钟……

  大学毕业时,戴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蕲春四中教书,他说:“那里不仅有我恩深似海的汪金权老师,也有无数像我一样渴求知识的山里娃。蕲春四中多了一个戴鑫,也许就多了几个乃至一群能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的孩子。”戴鑫忘不了每次和汪老师一起下乡的情景,“总有很多学生家长,拉着他的手问长问短,还争着拉他去家里作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还有什么比受学生爱戴、家长敬重更光荣的呢?那一声声问候、一张张笑脸,不正是对一名教师最大的认可吗?”

  永远与山里孩子相伴

  从几十元,到数百元,每逢遇到困难学生,汪金权都会伸出关爱之手。可就是这样一位对学生万分慷慨的老师,在面对自己的家人时,心里却总是愧疚万分。

  汪金权是学校老年教师中唯一没有买房的人。他70多岁的母亲至今仍在田里辛勤劳作,体弱多病的妻子不堪重负精神分裂,小儿子在一场大病中变成了痴呆,一家老小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中。20多年来,汪金权的工资从最初的几十元涨到2000多元,但他却未能撑起自己的家业,反而成了全村最贫困的“公家人”。一个个孩子因为他的资助延续了学业,甚至改变了命运,然而,等到自己的大儿子汪品超上大学时,他却拿不出学费,靠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儿子才得以入学。

  然而,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汪金权也没有停止过资助学生,更没有将自己的痛苦和压力带到课堂。妻子重病的那几年,除了极个别情况下不得不请假,只要是正常上课,他从未迟到过一次,同事们大多是在多年后才得知他家里的情况。“高中生的学业负担本来就很重,有些学生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我怎么能表露自己的痛苦、增加他们的压力呢?”汪金权说。四中校长石珍碧告诉记者,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汪金权老师关爱不断,但他把慰问金都用来资助困难学生,自己仍旧过着清苦的生活。

  20多年来,全国优秀教师、黄冈市劳动模范等社会荣誉加身,汪金权有很多机会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但他无一例外全都拒绝了,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山区的讲台上。身边的人都说,老汪这是图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身追求。我的毕生追求,是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永远与这些大山的孩子相伴。”汪金权说。

    【师生评说汪金权

  蕲春四中校长石珍碧:

  汪金权老师是我们的同事,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榜样的熏陶。汪金权老师面对学生的真诚与博爱,让我们感动;面对困难的乐观和豁达,让我们敬佩;面对诱惑的淡泊与宁静,让我们折服;面对名利的淡定和谨慎,让我们敬仰。

  汪金权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价值标杆。在汪老师身上,我们领略到了师者的力量、大爱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和责任的力量。汪老师的高尚品质,一定会感召更多的教师献身山区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蕲春四中学生陈晓玲:

  汪老师就像平凡的水滴,坚守在艰苦的岗位上;就像大海中的帆船,把学生载到成功的彼岸;就像是农家的老黄牛,默默地为学生服务;就像是一堆柴火,温暖每个学子的心。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传出来的爱心接力棒会不断地传下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