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备考指南

校长推荐上北大争议再起,实名推荐成实名“推尖”

时间:2011-03-21  来源:大河报  作者:吴战朝  访问:

【阅读提示】

令人关注的高考改革

  令人向往的北大“试水”

  各地最“牛”的中学校长参与……

  2011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资质中学名单的公布,北大和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近期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质,是按照《规划纲要》的精神,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但是很多普通中学的师生、社会人士和专家却认为,北大实行校长推荐制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唯分数”的选才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跳不出在成绩单上打转的怪圈,还有可能让择校竞争变得更激烈。

  校长自感压力大

  “围城”内

  今年河南具备推荐资格的学校比去年新增7所,但相对全省众多高中以及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考生来说,依然僧多粥少,有限的推荐名额更显珍贵。

  记者采访了有推荐资格的几所学校相关负责人,不少人均表示“压力很大”:“那么多人都看着呢!到底选谁,我们真要掂量了再掂量。如果我们推荐的学生不能被录取,学校可能会丢掉推荐资格,家长也肯定会质疑,学生也会有意见。”

  “围城”外

  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声音一:“这跟我们没关系!”

  郑州四中、郑州四十七中等没有获得推荐资格的学生,说起推荐上北大的事儿,几乎异口同声:“这跟我们没关系!”

  郑州四十七中一名李姓学生坦率地说,自己不是那种加了30分就考得上北大的学生。“因为,我们不是‘好’学校的学生。”郑州四中一位学生直言,这个制度的用意很明显,只有特别优秀的重点中学才有机会,一般普通高中想都甭想。“既然这馅饼砸不到我身上,无所谓吧。”郑州102中学的张同学笑着说。

  “我们对这事的关注不是特别多。每个学校的定位不同,我们学校给高三学生定的目标是‘保二本、冲一本’,拔尖学生可以试着报考名校,学生特别务实。”郑州四中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

  声音二:“我们一定会拥有推荐资格”

  郑州十一中是郑州名校之一,校长王中立说:“今年我们还没列入校长推荐的名单里,但我们一定会拥有这种资格。”王中立自信地说。他认为,该校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勤奋程度,都是巨大的资本,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王中立的话,也代表了郑州市不少名校的态度。

  声音三:“我不太认同这政策”

  “校长实名推荐制,我就不太认同。”郑州某中学王姓班主任说,“可能被暗箱操作,教育公平怎么体现?因为,这些学校早已享有教育资源上的绝对优势,此举无非是锦上添花。而且说是选拔人才,最后还不是看成绩?你看选上的哪个不是重点学校,这让我们的学生心里怎么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用高考这一目前最公平的方法来验证?起码高考的这个考试过程的公平性是毋庸置疑的。”

偏才、怪才为何不能被推荐?

  坊间质疑

  一考定终身广受诟病。近年,高校尝试多种招生制度改革,其中包括高校自主招生。这项政策推行之初,一度被认为是为那些“偏才”、“怪才”上大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但在实际操作中,新政策却没有真正起到“多元化”上大学的作用,而是演变成了“小高考”抑或“掐尖”争抢优秀生源。学生费尽心机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得高校的加分,确保顺利录取。原本为照顾“偏才”、“怪才”开辟的自主招生,与原本的意图越行越远。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10年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而2011年却猛降至不到200所中学申请。一些没有“上榜”的中学校长说:“学校根本没申请。”从推荐结果来看,虽然各方都表示将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多数有推荐资格的学校均表示,还是会推荐成绩最好的学生,全国皆然。回顾2010年的“推荐”结果,获得校长推荐上北大的学生,不仅获得了北大自主招生免笔试,而且几乎全部通过了面试。这就意味着只要获得校长推荐,北大自主招生给予的30分加分就“稳拿”了。

  “成绩最好就代表综合素质最高吗?未必吧?说到底,这种推荐还是分数为王。一些没有获得推荐的学生,确实学有专长,但是他们在另外一些学科的欠缺也十分明显。这类学生,往往很难通过高考,但是你能说他们不是人才吗?如果高考测试不出他们的真实水平,高校自主招生也不待见他们,那么,他们的出路在哪里?这些被埋没的学生里,会不会有未来的吴晗、钱钟书?”郑州某中学的王老师说。

  小“全才”比小“偏才”更有潜力

  一种观点

  郑州十一中校长王中立说,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集中体现了中学校长、学生和社会的三种责任,体现了校长对学生真实水平的了解和把握,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表现,体现了录取公平和诚信。校长实名推荐对学校管理和教育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被推荐者,首先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综合素质很高的情况下,具有个性特长的,才真正值得推荐。

  “现在高中教育还是在为未来发展打基础,所以必须全面发展。高中阶段的偏才、怪才,进入更高层面的学习和研究后,会因为其他方面素质的欠缺而陷入发展瓶颈。比如,有些学者进入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导等层面后,才发现基础知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很多学者表示,很多灵感来自其他学科。比如说,钱学森等大家研究导弹时,办公室外走廊里贴满了名画,而不是一般人设想的复杂的计算公式等,这就是全面发展和互相促进。”王中立说。

  专家态度

  每个学生应机会均等

  去年在北大刚刚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时,就引来了一片争议之声,对于今年的继续推行,很多专家学者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我从不认可,也从不认为这是我国高考的改革方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教授认为,“从北大的选拔条件看,其中就包含对学校综合素质的考量,分数肯定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高中已经被分成了重点和非重点,因为中考的选拔方式还是分数,高中的划分不是根据其特色,而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这些重点高中的认可,其实还是对应试教育的认可。”

  熊丙奇教授指出,真正的教育改革是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和学校都有双向选择的权利。北大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申请的机会,而这种选定学校的推荐制其实就是对别的学校的一种歧视,因为无论选择了哪个学校,都是对其他学校的否定。他认为自主招生的要义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而不是设定门槛限制。

  《中国教育报》刊发评论称,北大推荐制只能算是省级重点中学的个体“喜剧”,并非教育公平的福音。作为全民景仰的名牌高校,北大应以倡导民主、公平、责任为己任,不应将推荐眼光锁定省级重点名校,而应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要知道,那里有不少不会考试但有特长的好孩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